在英國倫敦度假期間,我們一家人拜訪了英國的一些家庭,有普通醫生、普通商人的家庭,也有曾在美國華爾街叱咤風云的投資銀行家的家庭,還有英國老貴族后代的家庭。現在英國休假已經結束了,我在這里回顧一下拜訪這些家庭時的所見所聞,以及在休假期間得到的啟示:

第一、英國人非常尊重歷史。這一點從他們的建筑、家具,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兩年前曾到過一位老貴族的后代家中去,老人家拿出了當年女王授予他家老祖宗的一枚勛章,獎勵他的老祖宗在法律方面所做出的貢獻,這位老人當時就從頭到尾給我們講了一遍這段歷史。這次休假時又去他們家,可能他忘了我們上次見面時已經講過這段歷史,又打開了箱子拿出這枚寶貝勛章,再次從頭到尾給我們講了一遍這段歷史。相比之下,我們對歷史的尊重程度就遠遠趕不上他們,據說黎元洪任大總統在任時曾給我們家的老祖宗送過一塊匾額,相當于現在的一個獎狀,上面寫著“國楷民模”,后來土改分東西時,一位村民把它拿去當作案板了,再以后就不知去向了,有可能當柴禾燒了。
第二、英國人好學習、好讀書。我們在和倫敦市長的經濟顧問John Ross(他們城市的二把手,在英國只有一個市長,沒有副市長這一說,相當于我們國家的常務副市長)一起吃飯、聊天時,感覺到他的知識真是淵博,從海明威的作品到馬克思,一直講到了英國的莎士比亞。當談到莎士比亞時,他指著河對岸的City說,在這里,莎士比亞是第一位把戲劇帶到民間的戲劇家,在此之前戲劇都是為宮廷、皇族服務的。這時,坐在旁邊的市長文化藝術顧問馬上反駁說,中國的京劇12世紀就到民間了,比莎士比亞早多了。而我身為中國人,跟外國人談到我們的國粹京劇時卻搭不上話,我對京劇一竅不通,除了小時候看過幾部現代京劇的革命樣板戲之外,幾乎沒有看過任何別的京劇,更不知道它的歷史。
三、對金錢財富的理解。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經過了多少年經濟的起起浮浮,對金錢財富的理解比我們這些剛剛經過改革開放的人要深刻得多。曾在華爾街呼風喚雨的彼特說:“金錢就是咒語。”我最初聽到他的這種說法,的確讓我嚇了一跳。他說,金錢會帶來許多的災難,尤其對后代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人一旦可以不做事就有飯吃時,就會變得碌碌無為,無所事事,當一代不想干活的人出現時,這一代人就廢掉了,就會變成好逸惡勞的一代。

想想這些年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有時金錢的確在詛咒著后代,我們雖然現在還沒有看到,但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就是在現在這一代人身上,金錢的詛咒也一次次地靈驗,對金錢和權力的過分追求就如同吸毒一樣。金錢除了滿足基本的生活所需之外,在商業社會中金錢就是一種很普遍的權力。駕馭金錢和權力需要一定的修養和定力,如果人反過來被金錢和權力所駕馭,那一定會發生悲劇,就算悲劇不在這一代人身上發生,在下一代人身上也會發生。
第四、此次英國之行再次讓我想起了鴉片和我的家族的關系。小時候對英國最初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小學課本中學到的鴉片戰爭。鴉片與我們家族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我們家族的老祖宗曾是西北黃土高坡上一戶殷實的小戶人家。據說大約是1840年鴉片戰爭后的哪一年,英國人鴉片已經傳到了中國。我們的一位老祖宗做著從甘肅到陜西販賣棉花的生意,交通工具就是兩條腿,用背簍背著棉花到陜西販賣,賺一些辛苦錢。一次,他在從陜西回甘肅的路上發現陜西種植的大片鴉片受暴雨的影響,產量大幅度下跌,而鴉片對當時抽鴉片的人來說,一天也不能少,我這位老祖宗預料到鴉片的價格將暴漲,于是到甘肅收了許多煙館的大煙,有一些大煙還不是現貨是期貨,把鴉片囤積起來。又過了一段時間,市場上的鴉片果然漸少,鴉片價格開始暴漲,我們的老祖宗高價把他囤積的這批鴉片賣出去,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以后我們的家族就越來越富裕了。但到最后,也同樣是鴉片讓我們這個家族走向了衰敗,因為全家人都吸上了鴉片,死的死,病的病,幾乎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所以后來我爺爺給我們后代立了一條嚴格的家訓:“絕不允許吸煙!”他的后代至今都嚴格遵守著這一家訓。
經驗告訴我們,刺激的東西對人的身心是沒有好處的,我的經驗是不抽煙,不喝酒,不喝咖啡,盡量少喝茶,主要喝新鮮的果汁和白開水,因為刺激的東西會逐漸讓你的大腦和身心對周圍的事物和知識變得麻木和遲鈍。麻將、撲克、電子游戲也是屬于這類影響身心的刺激性的東西,越少玩越好。我發現,在英國的大街小巷有許多的面包店、花店,但很少看到網吧、KTV、卡拉OK、桑拿按摩類的娛樂場所,而這些在中國的城市中幾乎到處可見。
第五、貧困和困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我們拜訪了一位醫生的家庭,他的丈夫在蘋果電腦上自己制作了一部介紹他們家族的小電影,第一個畫面是他的老祖宗在100多年前帶著兩個孩子的照片,因為信仰不同的原因受到了迫害,當時他們身上都戴著鐵鐐,其中一個孩子只有12歲。我到現在還無法忘記那位12歲小男孩帶著鐵鐐時的眼神。據說不久后這位12歲的小男孩和他的父親就被殺害了,身邊的另外一個小男孩活了下來,他們家族現在100多人都是這位小男孩的后代,其中有好幾位在他們各自的行業中都很有建樹,在世界上他們取得的成績都是很領先的。這位醫生的丈夫告訴我們說這福份也都是修來的,是他們祖宗的死亡和痛苦帶給了子孫們幸福和今天的成績。這和佛教的因果報應倒有點相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第六、在英國看到的城市管理都是簡單、有序的。例如交通規則的標志沒有多余的東西,總是寫得一目了然,不像中國的高速公路上常常出現大幅的漫畫,比如不讓司機喝酒的漫畫,不讓司機打手機的漫畫,開車的人看了要琢磨一陣才能看明白它的用意。
在出國休假之前,我們政府出臺了國六條,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都在忙著制定細則,兩個月時間過去了,細則也該塵埃落定了,可能這些規則遠遠不只十條、八條,加起來可能是“國百條”、“國千條”了。這些規則就如同交通規則,政府怎么規定我們就怎么遵守,絕不闖紅燈,絕不壓黃線。在馬路上我們常看到有汽車司機與交通警察吵架,但吃虧的一定是汽車司機。服務他人是一種美德,服從同樣是一種美德,服從是成熟的表現。反叛、不理智、吵架這些事情常常發生在“憤青”的身上,也是沒有任何建設性的,常常帶來不和諧。但管理部門在制定新的交通規則時如果能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可能效果會更好。最后的決策權當然還是在有關管理部門,如果用磋商、溝通的方式去制定這些交通規則,去執行這些交通規則,可能就會更科學、安全一些,就會少發生一些交通事故,少堵車。
在我開車的歷史上,被警察罰款的事有過兩次。一次是在意大利的西耶那個城市,因為我不認識意大利文,把車停在了不該停的位置。另一次是1994年,剛過完春節,在釣魚臺國賓館東北角的十字路口,這個路口有位警察創造了一套自己獨特的手勢指揮交通,看起來像表演現代舞,也像是做廣播體操,他自己指揮得很賣力,但我看不懂他在干什么,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讓我怎么做,于是我把車直接開了過去,結果是堵住了別的車,造成交通一片混亂。我當場被這位警察罰了2塊錢。過了幾天,在報紙上看見有人建議要把這套像跳現代舞一樣指揮交通的手勢在全北京推廣。謝天謝地,北京的領導人們英明,沒有把這套現代舞推廣開來,否則北京的交通就更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