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在甘肅、寧夏的多家媒體上,“皇甫謐”三個字頻頻出現,媒體紛紛關注“甘肅、寧夏的‘皇甫謐’之爭”。
據悉,“皇甫謐故里究竟是哪里”是雙方爭論的焦點所在。
1月8日,在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皇甫謐歷史文化研究保護工作座談會”上,“皇甫謐故里究竟是哪里”這個敏感話題再次成為參會的眾多專家學者發言的焦點。
參加當日座談會的20多位專家學者分別來自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蘭州商學院、蘭州師專、省社科院、平涼市史志辦、平涼市皇甫謐研究所等單位。
“皇甫謐這位偉大的世界歷史名人就是我們甘肅平涼靈臺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與會專家在肯定這一觀點的同時,還就我省今后如何進一步展開對皇甫謐文化的挖掘、研究與開發、保護建言獻策。有專家建議將甘肅中醫學院改名為“皇甫謐醫科大學”,也有專家提議將皇甫謐故里靈臺縣的名稱直接恢復其古代名稱“朝那”。
毋庸置疑的是:皇甫謐文化又成了隴原的另一張文化名片。
杜斗城:將中醫學院更名
“皇甫謐是靈臺人!”第三個發言的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杜斗城先生以不容置疑的堅定口氣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他發出倡議:將甘肅中醫學院改名為皇甫謐醫科大學,就是加大對皇甫謐的宣傳,讓世界都知道這是我們甘肅的寶貴文化遺產。
杜斗城教授說,他認為“甘寧兩地關于皇甫謐之爭”不是一個學術問題,他說他感到很遺憾,為甘肅一些學者的所謂“皇甫謐是寧夏人”的說法感到遺憾。他說諸多的歷史遺跡和史籍、史料,無可辯駁地證明平涼靈臺縣就是皇甫謐的故里,1700多年前的魏晉時期,偉大的皇甫謐就誕生在靈臺的朝那鎮!皻v史是為現實服務的,我個人認為在這一點上,我們甘肅學者應該統一口徑!蓖鮿壮山淌谒f的“這一點”指的是“皇甫謐是靈臺人”。
對于寧夏的態度,杜斗城教授認為人家的這種爭奪文化資源的意識,提醒我們要切實保護好本土的文化遺產。
對于如何進一步對皇甫謐文化進行深挖掘、再開發上,杜斗城教授建議:該注冊的要注冊,該投資的要投資,該建設的要建設,要對皇甫謐文化形成規模的保護、開發和研究。王勛成:《辭源》注解是錯的
蘭州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勛成先生首先糾正了一個很多人都犯的“錯誤”。他說《晉書·皇甫謐傳》記載:“皇甫謐,安定朝那人。”朝那正確的讀音是“zhūnà”,而不是現在大家都讀的“cháonà”。
王勛成教授說,《辭源》上寫的“皇甫謐是安定朝那人,即現在的甘肅平涼西北”,但《辭源》在解釋朝那時卻注明朝那在寧夏固原。“也正是這個注解引來了爭論!蓖鮿壮山淌谡J為皇甫謐祖籍是漢朝時期的朝那,因為其曾祖父是漢朝末年人,在西魏時期朝那搬遷到靈臺,到了隋朝時設立了安定郡和平涼郡,安定郡是現在的鎮原,而平涼郡的郡地在高平,也就是現在的寧夏固原。安定郡和平涼郡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所轄地有朝那,而后者則無。所以,他認為從漢到隋甚至到唐,朝那一直都是在甘肅境內的。為此,王勛成教授認為,高平(固原)和朝那不僅是兩地,而且相距遙遠。
“所以,《辭源》的注明是錯誤的,皇甫謐的故里在哪里是很明確的!”王勛成教授說。史星海:皇甫謐文化不能少
在甘肅靈臺縣皇甫謐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史星海的意識里,他始終都認為皇甫謐是靈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