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故里的“涇川少女”頭蓋骨
中國新聞社甘肅新聞網5月16日電 5月11日下午,平涼市涇川縣文體局會議室內舉行了“涇川人”晚期智人頭蓋骨化石迎回儀式。國際前史及原史科學協會常委兼執行委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慰文教授代表該所將“涇川少女”頭蓋骨化石交到劉玉林手中。“涇川少女”經由最初的發現者劉玉林之手被涇川縣博物館收藏。
關鍵詞:“涇川少女”
1974年,平涼市涇川縣景明鄉2萬多人在該鄉白家村東莊社牛角溝一帶進行植樹造林時,涇川縣畜牧獸醫站干部劉玉林在通往牛角溝的半山腰上發現了幾塊人骨碎片,經過現場簡單拼合,發現這些破碎的骨頭竟然是一個人類頭蓋骨。劉玉林將這些碎片粘合后開始對其進行研究。1983年,當劉玉林初步證實這些碎片為古人類化石時,他決定帶著這些碎片前往北京。在北京,劉玉林找到了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賈蘭坡教授,賈教授斷定這是一件古人類頭蓋骨化石。經專家初步研究確定,頭蓋骨化石是一個距今3萬~5萬年的20歲左右的女性個體,它在人類進化系統上處于晚期智人的地位,它所顯示的人種方面的特征與蒙古人種相符。該化石在考古界被命名為“涇川人”,亦稱“涇川少女”。
(來源:西部商報/常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