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祀現場
我省在靈臺舉行隆重儀式祭祀世界針灸醫學鼻祖皇甫謐 勵小捷吳剛等出席
日本專家為侵華戰爭謝罪
本報訊(記者梁峽林)9月20日上午,古城靈臺嘉賓云集,皇甫謐故里群賢畢至。由世界針灸學會、中國針灸學會、省衛生廳、省文化廳和平涼市政府主辦,靈臺縣政府承辦的2006中國靈臺中醫針灸國際學術交流大會暨皇甫謐文化節在鼓樂聲中隆重啟幕。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勵小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吳剛,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澤生,副省長李膺,省政協副主席周宜興,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會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鄧良月,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曹洪欣等領導和國內外針灸專家以及3000多名群眾參加了這一盛會。
今年是世界針灸醫學鼻祖皇甫謐誕辰1790年,勵小捷、吳剛等省上和國家部委領導到皇甫謐祠首次祭祀了這位誕生于我省靈臺、與孔子齊名的世界級文化名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國家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等領導向大會發來賀電。
當日上午9時許,勵小捷宣布2006中國靈臺中醫針灸國際學術交流大會暨皇甫謐文化節大會正式開幕,一時間禮花滿天,隨后在悠揚的鼓樂聲中,應邀前來的西安集賢鼓樂社120人組成的儀仗隊為前導,引導著10名武警戰士抬著花籃正步走向主席臺后的皇甫謐祠。勵小捷、吳剛等領導向皇甫謐敬獻了花籃,并為靈臺縣博物館、德化廊、西周銅鼎等剪彩。
李膺在致辭時說,皇甫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針灸醫學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是與孔子齊名的世界級文化名人,他著寫的《針灸甲乙經》奠定了針灸學科理論基礎,開創了世界針灸醫學的先河,使中國成為世界針灸醫學的發源地,我們在皇甫謐故里舉辦大規模的節會,對進一步研究開發皇甫謐歷史文化資源,深化祖國傳統醫學理論研究,擴大中醫針灸在全球醫學界影響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會長鄧良月在講話時說,我們舉辦這屆節會,不僅僅是為了緬懷和紀念皇甫謐先生對針灸醫學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更重要的是要繼承和發掘這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佐佰川在靈臺國際針灸大會開幕式上深深懺悔——
只有謝罪 才能真正友好
本報訊(記者梁峽林)9月20日上午,前來參加2006中國靈臺中醫針灸國際學術交流大會暨皇甫謐文化節的日本兵庫縣針灸師協會會長佐佰川先生表示,當年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傷害,日本應從內心向中國人民謝罪,得到中國人民的寬恕,才能迎來中日兩國人民的真正友好。
參加本次會議的有來自日本、韓國、挪威等國以及中國臺灣的專家,佐佰川先生是代表外籍專家在當日的開幕式講話時作上述表述的,而且他還面向參加開幕式的3000余觀眾低頭默哀了數分鐘。他說,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1000多年前,日本從中國學習文字、醫療技術、文化,特別是鑒真和尚不辭辛苦,東渡日本,向日本人民傳授醫藥、建筑等方面的知識,他作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為廣大日本人民所贊揚,他傳授給日本的文化,成為日本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并構建了兩國人民相互尊重的傳統,形成了強有力的紐帶。但不幸的是日本當年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傷害,對此,我們表示真摯的反省,從內心向中國人民謝罪,我們相信歷史是不會被篡改的,只有謝罪,才能得到中國人民的寬恕,才能迎來中日兩國人民的真正友好。
我省投資4800萬
擴建皇甫謐陵園
工程奠基儀式昨隆重舉行
本報訊(記者梁峽林)9月20日上午,投資4800萬元的皇甫謐陵園擴建工程奠基儀式,在世界針灸醫學鼻祖皇甫謐的故里靈臺縣獨店鎮皇甫謐陵園前隆重舉行,勵小捷、吳剛等省上和國家部委領導以及當地數千群眾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據悉,作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皇甫謐陵園,雖然幾經修繕,但風雨剝蝕嚴重。為此,靈臺縣幾經籌劃論證,確定了陵園擴建方案。擴建的陵園為晉漢古文物建筑風格,占地87.5畝,總投資4800萬元,主體建筑分為正門、神樓、獻殿、紀念堂、側殿、回廊、墓區及辦公生活區、停車場等9個部分,陵園內中段設立漢白玉制作的銀針8個,神道兩側雕塑皇甫謐經典故事,陵園還將陳列名人碑記。整個陵園雄偉、莊嚴、肅穆、古樸,將為人們追思憑吊、崇文尚德提供一個良好場所,也將為進一步打響皇甫謐文化品牌,加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發揮積極的作用。 《蘭州晨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