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上午,平涼市委、市政府在蘭州舉行“平涼金果”品牌推介會,向國內外隆重推介“平涼金果”。

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立軍出席推介會。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澤生出席推介會。

副省長陸武成出席推介會。

省政協副主席楊鎮剛出席推介會。

省長助理程正明出席推介會。

平涼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馬學軍致歡迎辭。
中國甘肅網11月22日訊 今天上午,平涼市委、市政府在蘭州舉行“平涼金果”品牌推介會,向國內外隆重推介“平涼金果”。會上,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傅秀泉等領導為平涼市“平涼金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綠色食品、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中國良好農業規范(GAP)示范基地認證五張國家級“名片”頒發證書。
甘肅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立軍,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澤生,副省長陸武成,省政協副主席楊鎮剛,省長助理程正明等領導出席了推介會,農業部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國家林業局三北局、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負責人和省直有關部門、各市州有關領導及林業局負責人、30多家新聞媒體記者等共計250多人參加了推介會。
“平涼金果”新添5個國家級“頭銜”
平涼市地處隴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屬半干旱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它成為農業部劃定的全國蘋果優勢產區。全市現有果樹經濟林面積158萬畝,果品總產量60萬噸。其中,蘋果90萬畝,豐產園25萬畝,蘋果總產量50萬噸。
為把果產業切實成為推動經濟增長、促進農民增收的區域性優勢產業。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平涼大力發展以蘋果為主的果品生產,抓點示范,經歷了探索起步、規模擴張、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發展的歷程,取得了基地、企業、市場三位一體滾動發展、產業質量效益大幅提高的良好效果。
近年來,平涼市重視品牌意識,加大了品牌的扶持力度,先后制訂了“平涼金果”標準化生產的技術管理措施和體現果品果形指數、果肉硬度、VC含量等16項果品生產技術規范和質量標準,嚴把質量關、外銷標準關,全面推行產地標志卡和產品可追溯制度,鑄就了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地域特色產品,有力地保護和發展了品牌。
注重提升內在品質的同時,平涼市積極開展平涼金果品牌的申報注冊工作,2006年以來,獲得了全國第一個蘋果類證明商標,取得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綠色食品、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中國良好農業規范(GAP)示范基地認證五張國家級“名片”。
“平涼金果”成農民增收的“金”字招牌
隨著面積的不斷擴大、產量的不斷增加、質量的不斷提高,平涼金果集團等一批頗具實力的產加銷、果工貿龍頭企業應運而生,拉動了地方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成為平涼果產業發展的助推器。目前,全市以“平涼金果”為品牌和借助品牌優勢開發的果汁、果酒等產品達10多種,涉果企業達到200多家,市縣鄉村四級果業協會176個,其中規模較大的貯藏、加工企業20多家,果品貯藏能力達到34萬噸,加工能力達到35萬噸。
圍繞擴大品牌效應、拓展市場,平涼市積極組織參加中國國際果蔬展覽會、國際林博會等全國性和國際性重要展會、節會,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大力推介“平涼金果”,先后有7個系列產品多次獲得金獎、優質果品江、名優特新獎和“中華名果”等稱號,平涼市榮獲“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市”,平涼金果集團獲得“中國果業十強”獎牌。
“平涼金果”產品也由起初的藏在深閨人不知,到名揚國內國際市場,客商慕名紛至沓來,鮮果直接出口創匯由2005年的不到90萬美元,到2006年的過百萬美元,今年已實現創匯近200萬美元,實現跨越式發展。以“平涼金果”為品牌的果產業已成為支撐平涼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主導產業。(文/圖 王守超)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傅秀泉(中)等領導為平涼市“平涼金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綠色食品、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中國良好農業規范(GAP)示范基地認證五張國家級名片頒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