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有一片青草,不肯被積雪壓倒,她在努力長高。長大不是無盡的欲望,是淚打轉卻還能微笑。
——題記
“我叫鄧娟,生于1987年4月6日,畢業于秦安縣第二中學,現在被西北師范大學錄取,高興之余,我正為那昂貴的學費而發愁```````家中有四口人,爸爸在15歲那年得了癲留下了后遺癥并雙目失明。媽媽因為小兒麻痹而導致完全喪失了行動能力。弟弟現就讀于博文希望小學五年級。”
8月10日下午,我和鄧娟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談話。眼前的這個小女孩以她堅韌不拔的性格使我深深震驚。無論家庭多么貧困,她都沒有放棄。多年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她以優異的成績被西北師范大學歷史專業錄取。上面一段話正是她的開場白。
她母親從小患有小兒麻痹,雙腿不能正常行走,只能憑借雙拐來行走,由于小兒麻痹的影響,她母親不能和正常人一樣生育。因此鄧娟是剖腹產下的。小的時候她母親常是一面推著竹板編成的童車,一面做家務。她父親起早貪黑,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都要反復計劃僅僅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而弟弟的到來使父親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一年后,她到了上學的年齡。經過父母親的反復思量,還是決定讓她上學。因為她父母明白不上學就會和他們一樣只能做苦工。拿著父親東借西湊的錢她走進校門。五年后她以192的高分進入興國鎮初級中學。升入初中后,上學的花銷逐漸增多。另外,她的弟弟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一面是姐弟倆昂貴的學費,一面是年邁無力的父母,她家的生活用凄涼來表達顯得不夠。父親為了維持生計每晚都睡四、五個小時,母親支持著病身體要照顧他們,睡眠也不足六小時,多年的勞累令她病痛不斷,但母親為了女兒和兒子的上學,從不去醫院看病。她倆這些年的讀書費用和他倆在醫院出生是的花銷已讓這個四壁空空的家負債累累。
俗話說:“心誠能感動菩薩。”正在她父母為生活掙扎的時候,在縣里有關領導的調查下,貧困潦倒的她家領到了城市低保每人每月50元。這樣她家每月便可滿足一些基本的生活需要了,但她家生活卻沒有根本的改變。初中三年,她在校讀書的學雜費全免。讀完初中,她以612分的成績考入高中。高中三年,雖然學校免收她的學費和雜費,但她仍然省吃儉用才讀完了高中。
2005年7月28日,那是一個讓她悲喜交加的日子。那天她接到了西北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她忙把通知書拿給母親看,母親一看高興的眼淚都流了出來。母親直說這些年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啊!這張通知書可不簡單啊!母親的表情很復雜,好象要笑,但更多的好象是要哭,緊鎖的雙眉又涌上了愁云。晚上,父親吃過飯之后,她把通知書拿給父親看。看后說:“這些年的書總算沒有白念啊,總算熬出來了。”當父親得知那昂貴的學費之后,皺起眉點了下頭,狠狠的抽著煙。
她該放棄嗎?這十多年的書都白讀了嗎?她真的不甘心,命運真的很會捉弄人,給她們希望的同時又在希望上面放了一把火,讓她只能遠遠看著無法接近。在這是她該怎么辦?她能圓她的大學夢嗎?她家里人的希望能成真嗎?難道這僅僅是一場空歡喜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將何去何從?
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各界呼吁,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圓鄧娟的大學夢。求助熱線:0938---6525559 13993813169 張先生

為了生存在縣城租借的房子(左一:鄧娟,左二:母親,右一:弟弟鄧健,右二:父親)

為了生活而奔波 母親的雙腿不能正常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