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環境促發展 科學發展求和諧
——訪秦安縣委書記陳天雄

本報記者 張娟
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今年的發展,秦安縣是如何打算的呢?在初春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記者采訪了秦安縣委書記陳天雄。“要加快秦安發展,就要在穩定農業生產的同時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做大做強做優林果支柱產業;就要轉變觀念,解放思想,營造良好的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工業經濟;就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實現和諧的發展。”陳天雄開宗明義,語氣堅定。
陳天雄從四個方面談了今年秦安的重點工作。一是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抓好農村各項工作,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圍繞林果支柱產業,繼續調整農業結構和種植業結構,在抓好劉坪、西川、柴家山示范園區建設的同時,整合項目和資金,重點實施蓮葉公路沿線和清水河流域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加快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建設優質桃品種繁育基地,爭創秦安蜜桃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國家級無公害水果基地示范縣,依托林果業和養殖業,扶持發展以農產品銷售、加工、包裝為主的龍頭企業,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啟動省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新建小水利工程10處,完成東坪電灌田間配套和南小河鳳山段3.8公里堤防工程建設,在安伏、葉堡等8鄉建設沼氣池1900口;堅持抓好扶貧開發工作,認真實施王尹鄉馬山等14村整村推進項目。
二是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工業發展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爭取工作力度,通過舉辦秦安蜜桃節等形式,努力拓寬引進和利用外資的渠道;加快市場建設步伐,實施興國小商品市場二期改擴建工程,抓好郭嘉、葉堡等鄉鎮果品、農貿綜合市場,千戶牲畜市場等建設;完善興國小商品市場信息平臺,培育“前店后廠”模式的小商品加工企業,發展連鎖經營、代理經營、區域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繼續完善和落實民營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扶持辦法,激活民間資本,擴大就業和再就業;以工業園區為依托,扶持發展加工企業,重點抓好萬噸果汁生產線、優質紙箱生產線等項目,全面提升縣域工業經濟的整體素質和效益。
三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鎮化水平。以交通道路、市政基礎設施為重點,繼續加快舊城改造步伐,擴大城市規模,年內要啟動經濟適用房建設,全面完成解放路改造,加快城北集中供熱等工程建設;切實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完成郭嘉、魏店等鄉鎮小城鎮總體規劃評審。
四是堅持城鄉統籌,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高度重視文化、文物和旅游開發工作,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公共衛生事業建設,認真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今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是,生產總值達到18.54億元,比上年增長12.4%;財政收入達到6246萬元,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4億元,增長1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400元,凈增4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40元,凈增110元。”對秦安今年的發展,陳天雄信心百倍,激情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