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旱作農業推廣取得新突破
今秋9萬畝全膜玉米喜獲豐收


【本報訊】(特約記者 馮喜成)金秋時節,走進秦安縣云山鄉南溝村,村民們忙碌著收割玉米,房前屋后到處都堆放著金黃色的玉米棒。村民陳萬銀欣喜地告訴記者:“今年我家種了8畝全膜玉米,平均畝產700公斤,總產將近6000公斤。”

今年以來,秦安縣委、縣政府把推廣全膜玉米雙壟溝播技術作為調整種植結構、發展旱作高效農業的重要措施來抓,年初與各鄉鎮簽定了旱作農業項目目標管理責任書,落實了行政技術雙軌責任制。春播期間,縣四大組織領導分別深入所包鄉鎮蹲點駐村抓落實,涉農部門300多名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宣傳培訓和技術指導,共舉辦培訓班510期,培訓農民3萬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5萬余份、光盤900張。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在省上每畝補貼地膜款20元的基礎上,縣財政投資180萬元,鄉鎮投資20萬元,群眾自籌432萬元,共購運投放地膜540噸,化肥4萬噸,農藥4.6噸,玉米良種300噸,農機具800多臺(套)。同時,狠抓示范基點建設,按照縣有示范帶、鄉鎮有示范片、村有示范點、組有示范戶的要求,規劃落實集中連片示范基點31個、4.34萬畝,其中在云山、蓮花、隴城、劉坪等4鄉鎮落實3000畝以上示范基點4個,在葉堡、興豐等4鄉鎮落實2000-3000畝示范基點4個,在中山、安伏等8鄉鎮落實1000-2000畝示范基點8個。今秋,全縣推廣落實的9.03萬畝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喜獲豐收,平均畝產700公斤,較半膜覆蓋畝增180公斤,平均每畝增收250元,僅此一項,全縣農民增收225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