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國辦《意見》“東風” 推動秦安持續較快發展
--訪中共秦安縣委書記 徐健

秦安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古“絲綢之路”重鎮,有“羲里媧鄉“之稱。近年來,秦安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實施產業推動、商貿帶動、旅游拉動、勞務促動“四輪驅動”戰略,全縣經濟社會取得較大發展。
國辦《關天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出臺后,秦安縣作為《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中的三級城市,被列入國家級城鄉統籌示范區,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精心謀劃,主動出擊,認真研究,貫徹落實國辦《意見》。6月9日,記者就秦安縣貫徹落實國辦《意見》走訪了秦安縣委書記徐健。
徐書記結合縣情,開門見山地從發展優勢和發展機遇、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等方面告訴記者。

一、發展機遇和發展優勢
他說,《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為甘肅省專門量身制定的第一個全面系統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分別從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優化空間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大力推進能源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深化體制改革、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等方面對甘肅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意見》是我省發展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也是我市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意見》對我縣實現持續較快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所有關系秦安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在《意見》中都有充分的反映,許多我們多年希望辦的事、希望實施的重大工程和項目都有了明確的意見,非常符合秦安發展的實際。《意見》為秦安當前和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一定要按照省市委、政府的要求,議政策、抓政策、上項目,著力培育經濟增長極,實現城鄉一體互動,聯結隴東南,融入大關中,在支柱產業和發展戰略上實現率先跨越。
就發展優勢,徐書記信心十足。他說,秦安的發展優勢,具有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區位上,秦安地處西隴海蘭新經濟帶和天水—關中經濟區的交匯和過渡地帶,是天水市的北大門和宜居城市,是連接這兩大經濟區的橋梁和紐帶,同時又是西連東進和北上南下的重要節點,輻射面很大,帶動力相對比較強。連接歐亞大陸橋的國道310線,省道靖天、涇甘等公路從城內通過,寶蘭客運專線,天平高速即將建設,通縣通鄉公路等級提高,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已初步形成了縣域和區域大交通的格局。林果特色產業化優勢明顯,氣候、水土賦予了秦安得天獨厚林果種植的優勢,素有“瓜果之鄉”的美譽,先后被授予“全國興果富農工程果業發展百強優質示范縣”和“中國蜜桃之鄉”等稱號,秦安蜜桃、秦安花椒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在林果業發展規模化、優質化的同時,把招商引資作為重點,不斷興起了秦安長城果汁有限公司等深加工龍頭企業,夯實產業基礎,延長產業鏈條,主動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咬定林果產業發展不放松,和陜西楊陵林果高新區對接,優勢互補,增加農民收入,培植地方稅源,實現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商貿流通活躍,秦安自古就有經商的傳統,改革開放后貨郎擔挑起了大市場,被譽為隴東南小商品“集散地”、“旱碼頭”,被譽為“全國文明小百貨市場”美譽。把善于在商海里滾爬摸打的小商販培育成大商人,把經商的傳統發揚好、培育好。立足優勢,打造秦安現代商貿流通體系,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拉動秦安更多的剩余勞動力就業,實現由商貿大縣向商貿強縣轉變。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搶抓項目和發展機遇,做大做強文化旅游品牌,秦安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古“絲綢之路”重鎮,有“羲里媧鄉”之稱。擁有大量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和人文資源,秦安小曲、女媧公祭等民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李白故里在秦安,大量的歷史史料和佐證是不可爭的事實,要以大地灣史前遺址博物館建設為龍頭,實施大地灣史前遺址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實際,開發尋根祭祖、民族風情、休閑度假、歷史人文等旅游項目,推出一批旅游精品線路和產品,隨著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建設和發展,實現由旅游資源大縣向旅游產業強縣的轉變。秦安是人口大縣,大力發展勞務業,一方面要加大培訓力度。整合農業、扶貧、勞動、科技、教育、婦聯等部門的勞務培訓資源,通過爭取國家和省上的培訓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使勞務輸出由過去的體力型逐步轉向管理、技能、智能等綜合型;另一方面要進一步開拓勞務輸出的渠道,既要有勞務人員的自發、小群體的輸出,更要有組織、大規模、專業化的輸出,要加快完善勞務輸出組織,特別要在一些勞務需求量大的城市建立聯絡處和勞務工作站,形成制度規范、運行正常的有效勞務輸轉機制,全方位打造具有秦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勞務品牌,實現由人口大縣向人力資源強縣的轉變。

二、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
秦安縣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三級城市,天水次核心城市的北大門、后花園,努力把秦安打造成“一極、一支點、三示范、四品牌”。一極:天水經濟區發展的增長極。一支點:連接全省區域發展中心經濟圈及周邊地區互動的支點。三示范:建成天水――秦安城鄉統籌示范區,省級新家村建設示范縣,省級縣域旅游產業示范縣。四品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西部小商品城、中國西部食品加工基地縣、全國桃果產業基地縣。
我縣的發展目標是:兩年起好步,5年大發展,10年新跨越。努力實現六個目標:基礎設施建設有質的突破,產業發展有大的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有新的飛躍,公共服務體系有新水平,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的進展,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新的跨越。
最后,徐書記還說,在“十二五規劃”的實施過程中和今后具體工作中,緊緊圍繞省委區域發展戰略的和天水“1135”發展戰略的實施,要在全縣上下真正樹立機遇意識,形成抓機遇、搶機遇、爭機遇的濃厚氛圍,用足用活政策實施好發展規劃。同時,要千方百計地爭取項目支撐,進一步推進以縣城為主的小城鎮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下大力氣提升社會事業發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