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走基層、看變化,展特色、推亮點”系列報道之十九
秦安興豐鄉:山鄉巨變繪新圖 物阜民豐產業興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秦安縣興豐鄉處處依然熱氣騰騰。踏訪這片熱土,但見一層層梯田環繞著一道道山梁,一片片雪白的地膜閃著銀光,一棵棵新栽的樹苗穿上了“冬裝”,一座座農家院落整潔亮堂。冬閑人未閑:鄉村里,村民們揮锨掄䦆,推土機來回穿梭,條條新修的農路四通八達,伸向遠方;集鎮上,干凈整潔的街道兩旁座座商鋪鱗次櫛比,趕集的人們熙來攘往,精明的商販笑迎八方來客……好一派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
興豐鄉位于秦安縣東南部,距縣城22公里,東臨清水遠門,南連云山,西達興國,北接中山,總區域面積90.99平方公里,全鄉轄22個村委會、90個村民小組,34634人,耕地面積66266畝。

近年來,興豐鄉黨委、鄉政府緊緊圍繞社會經濟發展“1234”總體思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城鄉一體化建設和整流域開發治理為重點,加強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黨的建設三大建設,壯大商貿、林果、養殖、勞務四大支柱產業,全鄉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和新突破。


片帶式開發結碩果
興豐鄉地處干旱山區,梁峁起伏,溝壑縱橫,自然條件十分嚴酷。該鄉把坡耕地治理、片帶式開發作為改善生態條件、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工程來抓,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以來,緊緊抓住實施陜甘寧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良好機遇,按照“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延伸傳統產業、扶持新興產業、全面增加農民收入”的指導思想,圍繞梁峁溝壑生態化、坡地梯田化、梯田產業化、產業林果化、耕作精細化、養殖規模化、設施配套化、農路網絡化、社會事業協調化”的總體目標 ,集中力量,整合項目,大力開展了燕灣梁流域片帶式開發工作。

燕灣梁流域涉及燕灣、張莊、那坡、何楊四村1521戶、6838人,總面積22.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127畝,果園面積1955畝。累計投入資金620多萬元,實施完成了山、水、田、林、路等項目工程,培育打造成淺山干旱農業綜合開發精品示范區。共完成優質梯田2700畝,建成大型集雨場一處,建成水窖50眼,占地15.99畝。新修農路13條20.2公里,其中砂化8條14.2公里,實施通暢工程2條3.2公里。在燕灣、張莊兩村硬化小巷道10條2500米,在那坡村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修建便民橋一座,在張莊、燕灣兩村栽植直徑4厘米粗紅葉李行道樹450株。建設優質果園1500畝,完成秋覆膜600畝。建設果品市場一處,占地10畝,建成果窖50座。新建養殖小區一處,占地10畝,已建成100㎡管理房5間,飼料房6間,800立方青貯干化池一座,200㎡養殖圈舍兩座。通過開發治理,燕灣梁流域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小城鎮建設大突破
“以前這條街破爛不堪,一下雨,滿路泥水,沒處落腳,進上點好些的貨,沒幾天灰塵就落了一大層,也顯不出檔次來。這兩年,鄉上把街道加寬了,硬化了,商鋪統一蓋起來了,趕集的人多了,生意也越來越好了。”興豐集市上經營副食百貨20多年桑成明談起街道這幾年的變化高興地說。
興豐鄉按照嚴格規劃抓落實、市場建設抓提升的思路,采取強有力措施,不斷加快城鎮建設步伐,使小城鎮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該鄉于2006年12月完成了《秦安縣興豐鄉興豐村規劃》,2008年對興豐原有舊集鎮實施拆遷改造,結合秦遠路的建設,拆遷改造涉及沿線群眾80戶、6435.38平方米。2009年,興豐小城鎮建設取得了較大突破和進展,39家拆遷改造戶有39家已動工建設,其中建成主體39家,投入使用35家,改造興豐小城鎮街道1200米,街道由原來的7米拓寬到12米。今年,結合小城鎮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栽植紅葉李行道樹100株,安裝路燈19盞,硬化小巷道6條2000米,建成垃圾集中填埋點3個,鄉上還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領導小組,抽調專職人員,聘請清潔工一名,制定了小城鎮清潔管理辦法,每天早上七點鐘對街道進行打掃清潔,長效機制的建立,為亮化、美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證。


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走進興豐鄉,層層梯田地里,銀膜道道,樹苗成行,規模養殖場內禽畜兩旺,新建的農貿市場規范整潔……

近年來,興豐鄉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圍繞優質蘋果園建設發展林果業,依托規模養殖和特種養殖帶動養殖業、以農貿市場為龍頭發展商貿流通業,以加大勞務輸轉發展勞務業,取得了明顯成效。四大支柱產業的蓬勃發展,促進了全鄉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該鄉結合萬畝梯田點的建設,按照“統一規劃,政府引導,項目支撐,機制創新,整片開發,整村推進”的思路,對所有梯田地全部種植全膜覆蓋,對所有全膜覆蓋的地栽植果樹,今年規劃果椒建園建設3000畝,秋覆膜2700畝,涉及在何楊、燕灣、張莊、那坡等8個村。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園,科學化管理,全力打造一流的蘋果示范基地。該鄉還通過土地流轉,以點帶面,促進全鄉林果業的發展。至目前,全鄉共完成以蘋果為主的林果基地建設3000畝,采取樹行鋪設地膜,樹干定植、套袋、壓埋等保暖措施確保栽植果樹成活率。

興豐鄉養殖業起步良好,發展勢頭強勁。今年鄉黨委、鄉政府按照“整合資金促發展,規劃建設上檔次,扶持大戶抓帶動,點面結合保增收”的發展思路,通過各種渠道整合資金積極扶持養殖業發展。今年新建養殖場1家,擴建養殖場3處,新發展規模養雞戶30戶,規模養豬戶2戶,形成了興豐、范山、槐陽等幾個規模養殖小區,瑞鑫、豐元、佳利等較大養殖場,云濤養豬場等初步形成了雞豬并舉特種養殖補充的養殖發展格局,養殖業逐步發展成為興豐鄉的一大特色產業。



興豐鄉地理位置優越,歷來商貿繁榮,全鄉外出經商務工人員達7600多人。今年,該鄉依托小城鎮建設,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經營,誰管理”的原則,通過招商引資,落實資金350萬元,規劃建設了占地2500平方米,上店下鋪兩層結構,擁有50間商鋪,1000平方米零散攤點護棚一座的興豐鄉綜合農貿市場。綜合農貿市場建設完成,解決了該鄉長期以來的臟、亂、舊、交通擁擠、占路為市狀況,為興豐全面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興豐鄉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在興豐村劉雙銀經辦的銀星毛紡廠,上陳村陳銀生經辦的天水毛紡廠,上陳村楊登九經辦的三星淀粉廠等鄉鎮企業的帶動下,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和輸出,今年勞務總輸轉6300人,組織輸轉3780人,主要流轉地“京津塘、環渤海”地區,勞務收入達535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