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支教為榮、師以從教為樂”。今年,秦安縣委、縣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認真貫徹“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科教興縣”戰略,確定今年教育“十大行動”,加快全縣教育事業跨越式科學發展。

秦安縣采取專題講座、師德報告會、案例分析會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規范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把師德培訓列為必修課,嚴格實行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建立校長是師德建設第一責任人制度,對教師職業道德方面出現較嚴重問題的學校,要“問責”單位負責人。
教育體育局實行“班子成員包片,股室包鄉包校”制,進一步實施好新課程改革。充分應用好現有設施設備,讓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發揮其最佳作用。進一步加大監控力度,采取隨機性調研檢測和畢業考試分析相結合的辦法,努力形成“教師自控、教研組測控、學校調控、主管部門監控、社會力量協控”的提升質量新機制。

秦安縣教研室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指導教師實踐新課程,努力構筑師生共同發展的高效課堂;引導教師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認真分析、思考,把德育點、知識點、智力點和能力點融于課堂教學之中,真正做到立足課堂、研究課堂、改進課堂、創新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按照“精心培養、嚴格選拔、合理分布、動態管理”的原則,該縣發揮教育拔尖人才在教育發展中的中堅作用。計劃培養一批省、市、縣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培養一批具有研究生學歷及以上的課任教師。發揮特級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模范帶頭作用,構建一條適合教育拔尖人才發展的成長路線圖,形成一支能夠擔當秦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人才隊伍。

繼續廣泛宣傳“秦安縣貧困學生縣長助學基金”專項活動和“資助貧困學生月”活動,做好貧困學生生源地貸款工作,按時足額撥付“兩免一補”資金,逐年擴大“貧困高中學生生活補貼”覆蓋面,落實高中學校、中職學校減免孤兒、單親等特殊困難學生的學費等相關資助政策,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該縣對全縣中小學和幼兒園實施綜合督導評估,總結經驗,培植典型,鞭策后進,增強督導評估的科學性、規范性、服務性和實效性,構建以學校為中心的教育督導評價模式,努力形成多元化督導評價指標體系,全面服務于教育強縣建設。
進一步完善“城鎮支援農村,近郊支援邊遠,強校支援弱校”的全縣教師支教制度。年內組織100名局直學校教師對口支援山區小學;100名各鄉鎮中心小學和超編小學教師對口支援本鄉鎮山區缺編小學,支教時間為一年。通過開展支教行動,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

秦安縣要求各學區、學校經常檢查校舍結構安全,消除隱患。年內分兩次對全縣中小學校舍及附屬設施進行拉網式檢查,進一步建立校舍安全預警體系,制定防險救災應急預案,切實做好防洪、防風、防爆、防雷、防火等工作,提高校舍防災能力。新建校舍要確保施工質量,竣工后的校舍必須經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縣教體局會同相關職能部門組成聯合整治小組,以“構建平安、和諧校園”為出發點,以學校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為工作重點,堅決打擊和取締、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違規網吧、游戲廳等,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廣泛宣傳,使人民群眾能夠更多地了解教育、支持教育,動員社會各界關心和參與幫扶助學活動,為教育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充分調動社會各界,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援助行動,形成全縣上下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