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秦安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民政工作宗旨,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工作任務和城鄉低!罢{、減、免”政策措施為重點,健全各項救助制度,完善社會救助體系,規范操作程序,使全縣的社會救助工作進入了統籌安排、整體推進、規范運行的軌道,切實維護了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在城鄉社會救助工作中,在“嚴”字上做文章,嚴把操作程序關。在“實”字上下功夫,嚴把入戶調查關。在“準”字上求效果,嚴把審批確定關。在“便”字上尋突破,嚴把資金發放關。在“全”字上謀創建,嚴把檔案管理關。使城鄉社會救助工作真正成了群眾的“溫暖工程”、“陽光工程”。在雙擁優撫安置工作方面,秦安縣以爭創省級雙擁模范縣為目標,創新工作思路,加大雙擁宣傳力度,著力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全力推進雙擁優撫安置政策的落實,使全縣雙擁創建工作的整體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低保從2011年1月1日起由月人均167元提高到184元,月人均補差由120.2元提高到135.28元。農村低保從2011年1月1日起由月人均65元提高到72元(一類低保對象的補差標準由月人均100元提高到107元,二類對象的由73元提高到80元,三類對象的由58元提高到65元,四類對象的由45元提高到52元)。城鄉低保和五保供養工作順利進行。秦安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提標工作的要求,高度重視城鄉低保工作,組織專人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走訪、單位了解、核查證件等辦法進行清理整頓,在清理整頓的基礎上,對新確認對象按照新的保障標準測算了補差,對低保申請、公示、審核、審批資料進行了認真的清理歸檔,做到操作規范、管理有序。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城鎮低保對象3481戶、9805人,月人均補助135.28元,月需保障金132.64萬元,上半年共發放低保金715.44萬元、發放各種補貼323.81萬元,累計為低保對象發放資金1039.25萬元。共有城鎮低保對象3481戶、9805人,月人均補助135.28元,月需保障金132.64萬元,上半年共發放低保金715.44萬元、發放各種補貼323.81萬元,累計為低保對象發放資金1039.25萬元。共有農村低保對象18180戶、67443人。月人均補助72元,月需保障金額485.59萬元,上半年共發放低保金2913.5328萬元。共有五保對象3138名。人均月補助170.50元,月需生活補助金53.5029萬元,上半年共發放生活補助金321.0174萬元。

城鄉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工作穩步推進。秦安縣按照“救急、救難、公平、簡便”的原則,全面推行臨時救助、參合(參保)救助、住院救助“三位一體”的社會救助新模式。一是臨時救助。將因患重大疾病、火災、遭受小范圍的洪澇等自然災害、發生意外事故、子女上學等突發性、臨時性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城鄉低保戶、低保邊緣戶和農村五保戶納入城鄉臨時救助范圍。上半年共救助困難群眾368戶、發放救助金66.4萬元。二是參合(參保)救助。今年共為67443名農村低保對象、3138名農村五保對象、265名孤兒、487名高齡老人資助參加新農合資金213.999萬元,共為1282名城鎮低保一、二類人員,資助參加醫療保險1.282萬元,兩項共計215.281萬元。三是住院救助。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醫療保險)的,按患者醫療費用新農合(縣醫保中心)報銷后剩余部分的一定比例予以救助,救助金額不超過30000元。上半年共發放農村醫療救助金301.933萬元,救助農村患者2415名,人均救助1250多元;發放城鎮醫療救助金362.663萬元,救助城鎮患者585名,人均救助6200多元。四是實行“一站式”救助。在我局一樓設立救助窗口,抽調四名工作人員開展救助工作;符合救助條件的對象,按照本人申請、村(居)委會初審、鄉鎮審核、民政局審批的程序,由本人或親屬持申請書、身份證、戶口薄等相關材料到本鄉鎮登記并填寫申請審批表,隨后到縣局進行審批;縣局對救助對象做到隨到隨批,救助資金現場直接發放,絕不拖延滯留,確保了救助工作平穩運行、有序推進。

雙擁優撫安置工作全面加強。秦安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雙擁創建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開展雙擁模范縣創建活動,不斷豐富雙擁工作新內容,探索雙擁工作新方法,有力促進了雙擁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全縣廣大軍民呈現出了“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的良好局面。一是優撫政策落實。實行農村義務兵家屬優待金社會化發放。為加大雙擁創建力度, 2010年的優待金標準從1800元提高到2200元,增幅達22%。優待標準達到了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優待面達到100%,共為351名現役軍人家庭發放優待金84.2萬元。實施部隊官兵立功受獎人員獎勵政策。2010年我縣籍現役軍人以及駐秦部隊官兵在部隊立功受獎的人員共113人,按一等功500元、二等功300元、三等功200元、優秀士兵(士官)100元的標準,一次性發放獎勵補助共計1.5萬元。二是安置工作。繼續大力推行自謀職業、經濟補償的安置辦法, 2010年共有29名城鎮退伍士兵需要安置,其中轉業士官3名,中央在甘企業職工子女有8名,其檔案已報省、市待安置,屬我縣安置的有21名,已有4名領取自謀職業補助金,辦理了《自謀職業證》,其余人員正在辦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