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添綠,農民增收。今年以來,秦安縣林業系統以改善生態環境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生態工程建設和林果產業建設為重點,按照調結構、建基地、增效益的思路,狠抓林業各項重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

綠化美化添新景
堅持綠化、美化相結合的原則,秦安林業部門采取針闊混交、喬灌結合的形式,以縣城東山、縣一中后山、隴城鎮女媧洞風景區為重點,高標準完成綠化1170畝,栽植米徑3厘米以上國槐、香花槐、紅葉李,高1.2米塔柏等苗木19.7萬多株。

大通道、寬林帶、多樹種,秦安林業部門整合項目,綜合開發,合理規劃,科學栽植,目前已在劉坪、云山等鄉鎮完成公路行道樹綠化14公里,栽植紅葉李、香花槐、國槐等苗木1.5萬余株。

基地建設上規模
秦安林業部門選用適應性廣的國槐、香花槐、紅葉李等鄉土樹種,制定切實可行的造林作業設計,大力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抗旱造林技術,高標準、嚴要求,完成退耕還林工程荒山造林0.3萬畝,三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0.5萬畝,天保工程人工造林0.2萬畝,封山育林0.5萬畝。

春季新建優質果品生產基地3.5萬畝,開挖豐產坑8.7萬個,千畝連片以上點7處,果實套袋5.63億個。疏花疏果完成35萬畝。在310國道和清水河流域的郭嘉鎮、葉堡鄉、蓮花鎮、隴城鎮共完成以蘋果高光效整形修剪、桃樹長枝修剪為主的老果園改造2.75萬畝。

培訓防治見實效
去冬今春,全縣開展以蘋果樹腐爛病、梨小食心蟲、蘋小卷葉蛾為主的果樹病蟲害防治和以老果園改造、整形修剪、起壟覆黑地膜等果品提質技術為主的培訓110期,培訓果農1.17萬人(次),發放果園管理技術手冊3000份(冊)。縣林業技術人員深入鄉、村果園,采取理論講授與現場示范操作相結合的方法,舉辦以果樹修剪、土肥水管理、無公害果品生產等為主要內容的培訓班80期,培訓果農12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萬余份。
春季,縣上多方籌措資金200多萬元,購買和安裝太陽能殺蟲燈150臺,懸掛性誘劑27萬個,粘蚜板15萬個。發放果樹傷口愈合膏100件,1500瓶。建立病蟲害綜合防控示范點20處,覆蓋面積1萬畝。建立蟲情測報點60處,發布病蟲害預防預報信息3期,正確指導病蟲害防治達280萬畝(次)。

產業園區創特色
今年以來,秦安六大特色果品產業園區陸續完善,為推動全縣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積極作用。310國道沿線老果園改造示范園,涉及郭嘉鎮5村1300畝,葉堡鄉6村1700畝,共3000畝;蓮花鎮紅富士蘋果標準化管理示范園,涉及蓮花鎮6村1250畝,春季已全部實施高光效新樹形改造;劉坪鄉何灣綠色標準化蜜桃生產示范基地,涉及杜寨、樹莊、周灣、劉坪、何灣、鄧坪等6村3000畝,已全部完成桃樹長枝修剪技術推廣;王尹萬畝優質蜜桃標準化基地,涉及興豐鄉、云山鄉、王尹鄉等13村面積10000畝,春季按照蜜桃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打破農戶土地界線,統一放線,完成4000畝蜜桃栽植;隴城鎮常營高光效蘋果示范園,涉及常營、鳳尾、西關、龍泉等4村250畝,春季全部完成高光效新樹形改造;隴城鎮西番坪蘋果幼樹標準化管理示范園,由天水成紀果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租用隴城1400多戶農民的責任田一次性建園1000畝,選用俄矮2號、阿斯等為主栽品種,惠民短枝、宮崎短枝富士、金冠系蘋果作為授粉樹一次性規模化建園。補植苗木面積180畝,新建300畝。

項目建設結碩果
截止目前,縣上已爭取到的林業建設項目有: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336萬元,天然林保護工程資金12.4萬元,2011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867萬元,天保工程區森工企業職工“四險”補助資金3萬元,退耕還林工程補助資金178萬元,森林公安派出所辦公用房建設17萬元。
有望今年立項實施的項目有:亞行貸款林業生態發展項目,新建蘋果園830公頃,新建500噸級氣調果庫2座。項目總投資276.7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992.24萬元);計劃爭取三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任務1萬畝,投資250萬元;計劃爭取退耕還林工程荒山造林任務1萬畝,投資200萬元;天然林保護工程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各0.5萬畝,投資187.5萬元;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投資160萬元。

林權改革有突破
在總結09年王尹試點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的經驗基礎上,全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于2010年初全面展開,迄今共完成確權到戶面積65.97萬畝,涉及8.17萬戶,39.86萬人,勘界確權率為100%,其中家庭承包經營率99.18%。確權到戶工作已全面完成,簽訂合同82236份,頒發林權證8.17萬份,目前已進入自查自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