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上午,備受全縣人民矚目的秦安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行政中心禮堂隆重開幕。來自全縣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肩負著全縣62萬人民群眾的重托,凝心聚力,集思廣益,共商秦安科學發展大計。
行政中心禮堂燈光敞亮,肅穆輝煌,主席臺前花團錦簇,煥然一新。主席臺帷幕中央懸掛的巨大國徽在十面紅旗的映襯下熠熠生輝,整個會場莊嚴神圣。
出席和列席今天大會的有縣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全體代表,政協秦安縣第十二屆委員會全體委員,縣直各部門、省市屬單位、駐秦有關單位等負責人和特邀的部分老領導以及社會各界旁聽人士共計500多人。

出席大會開幕式并在主席臺就座的有:王東紅、賈萬祥、程江芬、高霆鈞、裴貴軍、楊仁義、郭世文、郭海軍、任佩光、楊喜春、樊成勇、楊聯繼、邵維基等縣十七屆人代會主席團成員;縣政府、縣政協領導郭雙江、馬振寰等,縣人民法院代院長符繼紅、縣人民檢察院代檢察長劉曦,離退休老領導胡繼生、謝宗安、任克基、王志仁、馮文虎。
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王東紅、賈萬祥、程江芬、高霆鈞、裴貴軍、邵維基、魏千乙、劉小秦、靳蘭生、陳秦生、張雙喜前排就座。
本次會議應到代表227人,實到代表218人,符合法定人數。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大會執行主席賈萬祥主持大會開幕式
大會開幕式由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大會執行主席賈萬祥主持。
上午8時30分,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隆重開幕。
會上,縣政府代縣長程江芬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徐志君受縣人民政府委托作了關于秦安縣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縣財政局局長任發祥受縣人民政府委托作了關于秦安縣201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2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縣政府代縣長程江芬作《政府工作報告》
在熱烈的掌聲中,代縣長程江芬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共分三部分:過去五年政府工作的回顧;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和發展重點;2012年的政府工作。
報告指出,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真抓實干,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縣域工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財稅金融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各項改革深入推進,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政府法制和廉政建設得到加強,為民辦實事取得實效,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較快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為今后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過去五年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是縣委正確領導,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團結一致、奮力拼搏的結果;是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干部和社會各界真誠理解、關心支持的結果。
報告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加快小康社會進程的關鍵時期。縣第十五次黨代會對秦安縣未來五年的發展形勢進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和科學判斷,提出了全縣工作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重要舉措。要深刻認識縣情,準確把握發展定位,搶抓一切機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落實加快發展舉措,努力開創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項目和科技為支撐,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為目的,深入實施“11132”發展戰略,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縣域工業、文化旅游、商貿流通四大產業,加強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幸福新秦安。

今后五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斗目標是:經過五年努力,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城鄉面貌發生較大變化,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依法治縣進程不斷加快,社會更加和諧穩定。2016年,生產總值達到7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財政收入達到3.35億元,年均增長1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28億元,年均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9.26億元,年均增長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3.06億元,年均增長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507元,年均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62元,年均增長15.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
今后五年,秦安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和戰略重點是:一,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全面提升農業綜合實力;二,培育特色企業,推動縣域工業提質增效;三,發揮資源優勢,發展壯大商貿旅游業;四,狠抓項目建設,不斷增強發展后勁;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六,統籌發展社會事業,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七,著力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八,堅持依法行政,全面加強行政效能建設。
報告指出,2012年,秦安縣要緊緊圍繞縣第十五次黨代會確定的奮斗目標,結合實際,真抓實干,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主要奮斗目標是:生產總值達到40.25億元,增長15%;財政收入達到1.79億元,增長1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58億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0.26億元,增長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0.09億元,增長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958元,凈增134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00元,凈增51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要實現上述奮斗目標,必須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全力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二,發展壯大工業經濟;第三,不斷加強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第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第五,全面推進城鄉市場流通體系建設;第六,扎實做好財稅金融工作;第七,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第八,著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第九,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報告還指出,繼續把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解決廣大群眾最急迫、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入手,圍繞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社會事業,在集中力量辦好省、市政府確定的利民惠民實事的同時,突出抓好與城鄉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12件實事:1、完成秦南、惠民小區12萬平方米廉租住房和474套經濟適用住房、140套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2、完成西濱河路建設;3、完成環城南路等6條城區道路綠化、亮化工程;4、解決城南片區供暖問題;5、實施中山、興豐兩鄉15村投資1.14億元的土地整治工程;6、解決葉堡、安伏等鄉鎮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7、建設安伏果品交易市場;8、全面推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9、實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硬化村莊巷道300條50萬平方米,建設鄉鎮文化活動場所5處;10、完成秦安王鋪至甘谷大莊公路改造鋪油,實施農村公路通暢工程50公里;11、完成縣一中改擴建二期工程和校園周邊環境整治;12、實施隴城鎮明清古建筑維修保護工程。
報告最后強調,秦安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展望未來,前景無限美好,做好今后的工作,充滿挑戰和希望。我們要在縣委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搶抓機遇,開拓創新,齊心協力,扎實工作,為全面實現本次大會確定的目標任務,開創秦安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徐志君受縣人民政府委托作關于秦安縣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縣財政局局長任發祥受縣人民政府委托作關于秦安縣201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2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