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載體 深化主題 突出實踐 注重實效
秦安創先爭優活動助推發展促和諧

秦安縣緊緊圍繞實施“十二五”規劃和全縣“11132”發展戰略,創新載體,豐富內容、突出實踐,注重實效,不斷拓展和深化創先爭優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轉變機關作風 提升服務水平
該縣緊密結合“工作落實年”、“百日整治”活動,大力整治機關作風,著力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提升服務水平。教育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抓好落實是本職、不抓落實是失職”的觀念。采取“自己找、互相提、領導點、組織查、群眾評”等方式方法,查糾突出問題246個,建設制度機制310多項。廣泛開展了以“比思路,創一流理念;比務實,創一流作風;比服務,創一流環境;比作為,創一流績效”為主要內容的“四比四創”主題實踐活動和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效能型、和諧型“五型”機關活動,營造了人人講工作、處處抓落實、事事高效能的濃厚氛圍。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以提高群眾滿意度為目標,深入開展了“五亮五比五創”活動。全縣設立“黨員示范窗口”61處,“黨員先鋒示范崗”207 個,便民服務臺102個。農口部門圍繞秋季農業生產,組織100個工作隊,開展“下基層轉作風抓落實”主題實踐活動,助推“三農”發展。

強化工作措施 破解發展難題
秦安縣堅持發展是第一要義,組織和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破解發展難題中創先爭優,著力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居民增收。農口部門黨員干部通過積極實踐,創出了梯田+節灌+林果+全膜+路網“五位一體”旱作農業發展模式,為半干旱山區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條成功路子。目前,在千戶四坪梁流域、興豐鄉燕灣流域、王尹鄉南山流域、云山鄉張灣流域等流域示范推廣,今春完成頂凌覆膜20萬畝,栽植優質果園12萬畝。針對產業道路建設滯后,影響特色產業發展的問題,在全縣17個鄉鎮的300個村,分三期輔開新修1000公里的產業道路建設工程, 著力構筑“干支相接、內通外聯、結構合理、設施完善”的農村公路網絡,目前已完成20條100多公里,在今秋果品運輸和銷售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針對城鄉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問題,大力實施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鄉村清潔工程“三大工程”。目前,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已完成室外管網主管道4.84公里、支管7.28公里,垃圾處理工程已完成臨時設施搭建和庫區100畝土地征用,鄉村清潔工程已全面展開。

健全保障體系 著力惠澤民生
秦安縣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就業、住房、社保等實際問題,堅持辦好向全縣公開承諾的惠民實事好事,千方百計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醫療救助制度,力求群眾“有病可醫”。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和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積極推行臨時救助、參合(參保)救助、住院救助“三位一體”的救助新模式,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1730.3萬元,救助城鄉重大疾病患者1.3萬人(次)。自2009年實施臨時救助以來發放城鄉臨時救助資金265.63萬元、救助城鄉困難群眾1020戶。大力拓寬就業渠道,力求群眾“有業可創”。堅持把促進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相結合,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妥善安置高校畢業生就業,鼓勵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企業、民營經濟、服務業發展吸納就業。全縣城鎮新增就業2.76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652萬元、社保補貼1145萬元,就業再就業培訓2.67萬人,創業培訓1698人。落實廉租房建設項目,力求群眾“有房可住”。為徹底解決全縣城鎮低收入家庭和城鎮低保戶的住房問題,積極爭取落實廉租住房建設項目6個,總建筑面積29.2萬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