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歲月如梭,轉眼接近年末歲首,讓我們用鏡頭和筆回放2011年秦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迅速發展的精彩片斷和靚麗剪影,展示重點工作、特色亮點,回眸取得的可喜成績。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的重要一年,秦安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項目和科技為支撐,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為目的,深入實施“11132”發展戰略,繼續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縣域工業、文化旅游、商貿流通四大產業,加強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幸福新秦安。
秦安:扶貧扶智扶出好日子

隆冬時節,寒風料峭,但在秦安大地上整村推進處處張顯著活力和生機: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一直通到農家門口;一箱箱包裝漂亮的蘋果正被村民從果窖搬上汽車;一眼眼沼氣連著改造一新的牛棚和豬圈;一壟壟梯田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在山梁上伸延……農民等到實惠了,生活條件改善了,個個臉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秦安縣梁峁起伏,溝壑縱橫,人多地少,干旱多災,資源匱乏,是全省十八個干旱縣之一,也是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三西”農業建設縣。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改善農村生產條件、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的基本目標,積極實施雨露計劃、整村推進、社會幫扶產業化建設和勞動力轉移培訓等重點項目,堅持修梯田、興水利、通農路、改土肥、覆地膜、打水窖、栽果樹、養家禽、建基地、興產業,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得到了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扶貧開發工作的輝煌畫卷徐徐展開……

“雨露計劃”:6000名貧困生將受益
今年,我縣被確定為全國“雨露計劃”實施方式改革試點工作縣,“雨露計劃”將使秦安縣6000名接受高等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的貧困家庭學生受益,每人每年得到扶貧資金補助1500元。該縣立足于縣情和特色農業,特別是林果產業發展,面向基層,面向農村,培養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努力提高貧困群眾科技致富能力;立足于夯實農村基礎,扶持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努力培養農村科技能人和致富帶頭人。按照國家和省、市安排,從6月初開始,該縣扶貧辦就精心籌備,積極組織,深入貧困鄉村開展專題調研,制訂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及時啟動了“雨露計劃” 實施方式改革試點工作。截止目前,已經完成摸底登記,對補助對象正在審核當中。

整村推進: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秦安縣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將整村推進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的主體和主線,先點后面,全面展開。該縣依托整村推進項目建設,將交通、農牧、教育等相關部門的項目資金進行合理整合,堅持“渠道不亂,用處不變,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原則,通過改善貧困鄉村基礎設施、扶持發展增收產業、加強科技培訓等措施,進一步增強了農村經濟發展后勁,大幅度促進農民增收。今年,全縣完成10個整村整進村項目建設任務,項目實施質量較高,示范點建設效果突出。完成砂化農路建設18條45.4公里,完成水泥硬化道路6條10.94公里,完成梯田建設3000畝;栽植優質蘋果園5524畝,完成果窖建設340座;新建了村文化衛生設施5處,維修了王窯鄉山場村小學1處。并結合項目實施,開展了農業生產實用技術培訓22期,培訓農民技術人員1600人(次)。

科技扶貧:變“輸血”為“造血”
今年以來,該縣加大了科技扶貧項目的投入力度,將新品種、新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作為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一是通過扶貧、農業、畜牧、林業等相關技術部門科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養殖、種植、扶貧政策和項目管理等內容的培訓14余次,培訓鄉村干部、農民技術員、扶貧系統干部等650余人(次),進一步提高了鄉村干部、農民技術員的農業科技及農業實用技術水平,增強了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自我發展的能力。二是組織廣大貧困村果農,開展了以果樹管理、病蟲害防治為主要內容的蘋果產業培訓5期,共培訓果農820人次,進一步提高了農戶蘋果生產技術水平,增強了脫貧致富能力。三是積極組織貧困鄉村蔬菜種植農戶,開展了以菜種植、田間管理、設施栽培和無公害化生產等內容的蔬菜種植技術培訓3期,共培訓技術人員250人次,進一步提高了農戶的蔬菜種植技術,增加了農民收入。

勞務培訓:撐起致富一片藍天
“兩后生”培訓是我縣的亮點和特色工作,秦安縣將這項工作做為加大貧困地區剩余勞動力轉移力度,加快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步伐,穩定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今年,我辦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多次召開全縣座談會、招生工作會,主動聯系辦學條件優、師資力量強、就業安排好的的重點培訓集團成員學校。通過廣播、電視、印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在全縣范圍內進行了廣泛宣傳和積極動員。通過扎實工作,至目前,在繼續開展去年1054名貧困戶“兩后生”進行第二年培訓的基礎上,又在縣職校、市職校、山東濰坊工商職業學院、甘肅東方技校等學校開展培訓1000名。

社會幫扶:合力開發助農增收
秦安縣幫扶工作在省、市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不斷加大與省、市各級幫扶單位的聯系力度,積極爭取幫扶項目和資金。經統計,省、市、縣各級幫扶單位為我縣132個貧困村直接投入幫扶資金174.1萬元,投入幫扶物資折資54.76萬元,為改善貧困鄉村基礎設施條件、加快產業化建設、救助特困群眾、促進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全縣共有3家省級幫扶單位,其中,省農綜辦幫扶項目資金30萬元,祁連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幫扶水泥200噸,折資10萬元,天水師院投入幫扶資金6萬元。另外,經多方爭取,蘭州石化公司落實幫扶資金30萬元,以扶持我縣橋南中學進一步完善校園基礎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