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曙輝考察
秦安縣隴城鎮文化旅游工作

(在隴城鎮明清街考察)
12月19日,麥積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曙輝一行在縣政府副縣長楊棟的陪同下考察調研了隴城鎮明清街、女媧祠、街泉莊香醋加工廠及三國文化園建設。
明清兩代,隴城鎮的商業最為發達,商賈云集于隴,謀求生意者頗多,并建有山西客商云集的山西會館。明代隴城西街建有“都憲牌坊”,清代為隴城上街建有“媧皇故里”,并有鋪面、樓閣等古代建筑,如今大多已毀。現殘存于隴城鎮內的明清建筑大多是商鋪,分布于隴城鎮內街道兩旁,長約800米,寬6米,殘留鋪面103間,其中樓閣式鋪面9間,這是天水市保護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筑,如今因建筑年代久遠,年久失修,一些鋪面的檐角已經開始剝落、掉角,更為可惜的是一部分老式鋪面被主人拆除,改建為新式鋪面,鎮政府已制止拆除改建,并進行了搶救性修繕,力求恢復原貌,使其呈現歷史價值。

(在女媧祠考察)
作為兩皇故里的隴城,對伏羲、女媧歷代都有隆重的紀念和祭祀活動。比如隴城有紀念伏羲生地的八卦城,鳳尾村有羲皇寺,風溝有八卦坡。明代胡纘宗寫的《秦安縣志》記載:漢代以前隴城就大祭女媧,他說:“女媧成紀人也,故隴城得而祀焉”。當時,女媧廟在隴城北山上,叫北山寺,后因北山塌陷廟毀;之后建在東門上,后水逼城垣沖成半個城,廟也被沖毀;又建在寺坪上,叫做東皋寺,清同治年又毀于兵亂,隨后建在南城門內的城隍廟舊址,文革中又毀。現存的女媧祠是群眾自籌資金7萬余元于1989年第五次重建的。山門為2001年自籌資金8萬余元修建而成。大殿為單檐歇山頂仿古式建筑。迎面而立的補天石是村民清理女媧洞時挖出的。上有天然“風”字以及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的圖象印跡。殿門上有原甘肅省委書記顧金池寫的《華夏先祖》的匾額,左右有天水詩人霍松林撰寫的板對:“毋輕摶土意選良師細塑精雕自有英才清玉宇,須重補天功任碩鼠明吞暗嚙何來美政濟蒼生”。

(街泉莊香醋加工廠)
隴城香醋,口感醇美,香味濃郁,是久存不變的調味佳品,深受周邊地區廣大用戶的喜愛。隴城香醋文化,源遠流長,是隴城深厚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隴城香醋產業的發展,可上溯到幾百年前,但由于其生產形式為家庭作坊式釀造,且產量小,規模小,無包裝,缺乏滅菌工藝等,造成了運輸不便、銷售范圍不廣、衛生不達標等一系列缺點,從而嚴重制約了隴城香醋產業的發展。
為了進一步弘揚隴城香醋文化,促進隴城香醋產業的發展,隴城鎮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天水街泉食品有限公司”,由該公司投資150萬元,興辦了隴城鎮街泉香醋和街泉漿水加工廠。該項目于2009年5月16日開工建設,企業占地面積達3000余平方米,設施建筑面積1300余平方米,計劃于2009年12月底竣工,并正式投入生產,產品于2010年元旦進入市場。企業設計年產香醋1500噸,漿水3000噸,年產值可達1300萬元左右。
隴城鎮街泉莊香醋和漿水加工項目的建成,弘揚了隴城鎮香醋文化,拓寬了當地農民務工增收的渠道,對隴城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街亭古戰場考察)
街亭古戰場遺跡就在今天的隴城鎮,位于秦安縣城東45公里處,距大地灣遺址8公里,是一處寬約6公里,長達十幾公里的開闊地帶,南北群山對峙,清水河緩緩流過,是關隴大道的咽喉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得失隴右,安危關中的戰略地位。三國時期魏蜀街亭之戰就發生在這里。街亭所處的位置是一個河谷開闊,四通八達,南北山勢險要,進能夠攻退可以守的戰略要地。三國時,諸葛亮派參軍馬謖為先鋒,王平為副將固守街亭,因馬謖違背諸葛亮部署,又不聽王平力諫,“依阻南山,不下拒戰”,舍水上山,憑高扎營。結果蜀軍久困渴乏,出戰接連失利,終被魏軍大將張和所敗,使首出祁山叛魏應亮的南安(今甘肅隴西)、天水(今甘肅天水市)、安定(今甘肅鎮遠)三郡,得而復失,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揮淚斬馬謖,上疏請求自貶三級。從此,街亭便名揚天下。
街亭既是遠古聞名的源頭之一,又是具有得失隴右、安危關中的戰略要地,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秦民族成長的戰土,考查街亭一帶。的確有不少秦人征戰和活動的遺跡。在街亭南面2公里處有一各曰:“秦避難山”就是說秦人因戰事退避在此山一帶防守。在這一帶經常出土一些鏃、矛、帶鉤、車馬器殘片等戰國表銅武器和戰國銅幣等遺物。1967年發撥出土的陶器、銅器、鐵器共393件,其中有珍貴文物秦權和秦銅燈等已上交北京博物館。秦權即后代民間俗稱“秤砣”。秦銅燈合為一燈啟為三燈,它和秦權均為國寶級文物。
隴城鎮街亭這一帶經常發生秦、戎爭奪戰。據史料記載:當時在戰國,阿育王割據略陽川,秦始皇誅阿育后鑿險洞于積麥崖,建廟宇曰:無憂,后稱無憂寺(今西番寺,街亭南面2公里處),在當時曰無憂就是意處著此地攻戰頻繁,人們渴望戰亂結束,再無憂患。
如今,走進隴城鎮,當街建有一座六角亭,亭中立有石碑一塊,正面為習仲勛同志(曾任陜甘蘇維埃政府主席、陜甘寧邊區集團軍政委、建國后任國務院副總理等職)題寫的碑名“三國古戰場遺址—街亭”,背面為邑人題寫的碑文。街亭文化是天水三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2004年12月隴城鎮人民政府邀請西北師大旅游學院,制定三國街亭古戰場旅游景區規劃,該規劃以街亭古戰場、街亭古城等年體現的先祖遺跡、戰爭場景和西北民俗風情等為資源依托,以祭拜先祖、戰場憑吊、休閑娛樂等旅游項目為中心內容,以參與性的動態旅游項目為主,力爭把景區建成為在國內外具有強烈吸引力的以尋根祭祖為主體功能的中華女媧文化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