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聯”走鄉鎮】
郭嘉鎮:先富帶后富 延長果業生產鏈

五月的秦安大地,到處花紅葉綠,草長鶯飛。走在鄉間小道上,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近日,筆者來到郭嘉鎮吊灣村,眼前大片的蘋果園讓人眼花繚亂,一行行果園黑膜整整齊齊,穿梭在其間的果農,有說有笑,忙著給蘋果套袋,園內好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雨水好,果樹長勢很不錯,再加上‘聯村聯戶’給我們免費提供果園黑膜和果樹栽培技術,估計今年又有一個好收成!”果農李小軍信心十足地告訴筆者,“我種了30年果樹,沒有像今天這樣帶勁,今后對果樹打藥、施肥、管理心里更有底了,照這樣干下去,我對果樹豐產增收更有信心。真感謝聯村聯戶,感謝政府帶來的一條龍服務!”
郭嘉鎮位于秦安縣西北部,距縣城20公里,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人文鼎盛,交通便利,自古有隴上“商埠重鎮”之稱,屬秦安縣大鎮之一,F轄35個行政村,11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4399人,區域面積為143.72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99779畝,園地面積32547畝。靖天公路貫通鎮內10余村、310國道穿鎮而過。

果業生產撐起郭嘉鎮農民群眾致富增收的“半邊天”。郭嘉鎮果業發展起步較早,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入規;a,特別是蘋果栽植,被當地群眾喻為 “搖錢樹”。自從“聯村聯戶”行動開展以來,郭嘉鎮黨委、政府緊貼實際,按照“糧食調穩、結構調優、布局調活、效益調高、農民調富”的工作目標,堅持走“川區抓蔬菜、淺山抓玉米、高山抓洋芋、全鎮抓林果”的路子,對果樹的產前、產中、產后管理實行規范化服務。該鎮投資重金購置了測土設備,為農民免費測土,高薪聘請果樹專家為農民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咨詢服務,引導農民采用新技術、新品種,對果樹生產實行無公害、綠色果品標準。為杜絕假冒偽劣農藥、化肥坑害果農,鎮政府成立了專營超市,保證果農用上放心的化肥和農藥,全鎮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目前,全鎮已有果園面積39117畝,年產果品4.8萬多噸,產值6160多萬元,人均1350多元。年均新植優質果椒園5000畝,建設無公害花椒基地3000畝,更新了果園2580畝,完成果實套袋6000萬個。

每年的金秋十月,郭嘉鎮果農臉上的笑容最燦爛,他們將收獲的水果一車車地往家里運,多數要放進自建的果庫進行貯藏,等到價錢好的時候賣給前來收購的客商,部分活躍人群還會自行裝車運到外地市場進行銷售。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到來年的6月份早熟蘋果上市,這一前一后形成了完美的產業鏈條。郭嘉鎮把果品氣調庫建設作為實現貯藏增值、延長產業鏈條、增加果農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采取向外引進、對內引導的辦法,廣泛吸收民間資本,鼓勵鎮內外客商在交通便利、林果基地比較集中的地域投資興建果品氣調庫。據統計,該鎮群眾自建果品貯藏庫、窖約有1.3萬個,鎮內大型氣調冷庫達10余座,年可貯存果品36000噸以上,年交易總額5000多萬元。由于擁有完備的果品貯藏體系,全國各地前來該縣采購水果的客商常年絡繹不絕。
郭嘉鎮不但是個果業生產大鎮,還是一個果品包裝材料集散地,全鎮擁有果品包裝袋、包裝箱、發泡網廠等生產廠家10多個,年產值2000余萬元以上。沿著310國道通往縣城的路上,果品商行、經銷公司等商業機構約有20多家,經紀人隊伍600人以上,每年經銷郭嘉及周邊地區果品10多萬噸。果商來郭嘉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果品的購、運、銷,快捷而方便。由于原料、市場、交通等各方面條件成熟,該鎮的果品加工業在進一步的發展,果品加工企業不但原地消化了部分果品,對當地的高端銷售市場也是一個調節和制衡,同時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
該鎮鎮長陳元定告訴筆者,郭家鎮今后水果生產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是“一穩定, 二調整,三提高”。即在穩定現有果園面積的基礎上,調整生產布局, 調整樹種和品種結構,提高水果單產,提高果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 調整的重點是對缺乏市場競爭力、非優質產品的果園進行更新改造。工作重點是要把水果生產置于整個農業發展的格局中,按照實現兩個根本性 轉變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加強現有果園的管理,增加科技含量,加大投入,改善產后處理設施,發展兩高一優水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