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的劉坪,天空湛藍,白云朵朵。行政村全部通了硬化路,暖風吹綠了群山,錯落有致的梯田上,蔥郁的果樹依次排列著,果園里果農們談笑風生,好一派和諧優美的田園新景,更有聯村干部地頭和村民一道幫“三夏”生產的身影。

我們來到何灣萬畝優質標準化蜜桃生產基地,正好碰上何灣村的村民,她們正在為自家果園里的蜜桃套袋。當筆者問及為何鋪黑膜時,“鋪這玩意好,既可以保墑、除草,還可以省工省時,多虧鄉政府為我們提供免費地膜,更有干部的精心指導。”村民豆小斌樂呵呵地說。

村民周永平接著說:“你看,那個就是政府為我們安裝的太陽能殺蟲燈,真叫好。原先桃子還沒有成熟,好多就被蟲子咬傷了,買不出去,現在好了,有了這個東西,我們再也不擔心了,還能買個好價錢。”順著周永平指的方向望去,在桃園里,高高矗立著有好多太陽能殺蟲燈。

劉坪鄉黨委書記張福盛告訴記者:“太陽能殺蟲燈白天積累太陽光以備夜晚使用,誘殺害蟲效果好,而且節省能源。同時,不用藥物殺蟲,避開了農藥對果品的污染,降低了果子的經濟成本,最主要的是達到了無公害綠色環保的功效。另外,果農將捕捉到的益蟲放生,害蟲用來喂雞,達到了合理利用,這又是一筆經濟節約帳。”

在一旁套袋的村民劉清鳳插話:“一年到頭,最重要的就是這幾天,現在不套袋,到時候肯定買不上好價錢。”說起果子的收成,劉清鳳喜上眉梢,“我家今年共有4畝果園,要想不愁賣,必須得保證品質。這些天天沒亮,我們兩口子就到果園里為果子套袋,在地里掛粘蟲板,一絲都馬虎不得!今年真是風調雨順,肯定是個‘大豐年’。”

在談到該鄉林果產業的發展,鄉長何國喜告訴記者,“劉坪主導產業是林果,在發展中積極實施科技興果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以來,結合縣上的聯村聯戶送技術、培訓果農為契機,對果農進行了科技培訓,推廣果實套袋、節水灌溉、設施栽培等新技術。近年來新建果園14500畝,果園面積累計達到3863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87%。今年以來,全鄉對蜜桃生產基地實施了產業提升工程,推廣樹盤黑膜覆蓋3000畝,采取物理、生物防治為主,化學藥劑為輔的方法,配套安裝太陽能殺蟲燈30臺,蟲情測報站及氣象預報站1處,懸掛粘蟲板6萬枚,性誘劑3萬枚,噴施防凍劑3000畝,推廣果品套袋1.2億個;嚴格控制化肥、農藥的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果品農藥殘留量。同時,徹底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農資和農產品‘運輸難’問題。先后完成通暢工程50.5公里,產業路建設140公里,全鄉21個行政村全部完成了通暢,實現了全鄉行政村通暢全覆蓋。目前,全鄉果品生產基本實現了栽植規范化、品種優質化、管理科學化、生產集約化。”

張福盛對劉坪鄉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借“雙聯”行動的機遇,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加強交通、水利、電力、通訊、教育、衛生、能源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進一步夯實了全鄉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堅信,在市縣鄉聯系單位和聯系干部的幫助下,上下同心,齊心協力,將以提升產業工程,在低山區不斷壯大林果產業;調整種植結構,在淺山干旱地區發展“五位一體”設施農業;依托退耕還林,發展以牛、豬、雞為主的畜禽養殖業;加大技能培訓,發展以建筑、家政為主的勞務輸出業,同時利用各種教育培訓資源,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依靠‘四大產業’讓農民盡快奔上致富路,加快建設新劉坪。”

太陽能殺蟲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