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秦安縣王尹鄉針對機關辦事機構繁雜、效率不高的實際,結合“機關效能提升年”活動,本著“方便群眾、高效運作、規范服務、廉潔勤政”的服務理念,整合站所職能,建立了惠農、計生、綜治三個一站式服務大廳,以“四化服務”為目標,在提高服務質量中創先進,在提升服務效能中爭優秀。
一是服務設施“標準化”。按照高標準、高質量的建設原則,依托鄉財政管理所項目,建成了集財政、民政、合作醫療、家電下鄉和新農保、政策咨詢為一體的一站式惠農服務大廳,設置了財政、民政、合作醫療、家電下鄉、新農保、咨詢接待六個窗口,在全鄉18個行政村建立了便民服務點,負責惠農政策的宣傳、公示、申報、督促、落實、核查等工作;建立了集計生辦、服務所、流動人口管理站等為一體的計生服務大廳,設置了計生服務、流動人口管理、政務專網、陽光婦女服務等四個窗口,負責政策咨詢、生殖保健證、獨生子女證、流動人口證件辦理、生殖保健服務等工作;整合集綜治辦、司法所、信訪辦、派出所四大資源,構建了“四位一體”一站式綜治維穩服務大廳,實現了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種調解方式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大調解的工作格局。三個服務大廳均配備了電腦、打印機、便民椅、飲水機、電子顯示屏等“標準化”服務設施。

二是服務內容“規范化”。三個服務大廳的各個窗口統一設置工作人員崗位桌牌,公開工作人員姓名、職務、電話和服務范圍,實行工作人員統一著裝和佩證上崗。每個工作人員牢固樹立服務大廳無小事的理念,并按照熱心對待群眾、細心對待工作、耐心解答問題、虛心聽取意見、誠心改進工作的“五顆心”工作法和一張笑臉相迎、一聲問候相伴、一顆真心相待、一腔熱情相助、一個滿意相送的“五個一”工作標準,認真搞好每一項服務,力求做到“在崗一分鐘,規范60秒”,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效能。

三是服務督查“日常化”。 繼續發揚“5+2”、白加黑工作作風,堅持財政所長、計生服務所長、司法所長坐班督查制度,具體負責在第一時間接待來訪群眾,受理咨詢,協調和指導辦事群眾辦理有關事項。工作人員雙休日堅持在崗工作,按照服務零距離、工作零缺陷、群眾零投訴、上級零問責的“四零”工作目標,開展“比學習、比業績、比奉獻、比能力“四比”活動,使干部的思想、生活、工作作風得到了根本性轉變。開展“馬上辦”服務承諾,緊扣“馬上”這個時限要求,突出“辦理”這個重點環節,推行“立說立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承諾,把“馬上辦”服務融入到各個環節。大廳內懸掛電子顯示屏,不間斷對外滾動宣傳惠農政策和服務項目,公布監督投訴電話,讓群眾咨詢、辦事簡單快捷。鄉黨政辦公室不定期對大廳工作人員的工作紀律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并邀請群眾代表對大廳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進行監督評議。

四是服務機制“長效化”。 建立了績效考評、末位淘汰制度,根據大廳服務人員的平時表現、工作能力和業務實績,進行輪崗交流,積極推進按崗選才、人盡其才的管理機制,變“伯樂相馬”為“現場賽馬”,人人創先爭優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推行了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理制、責任倒查制和惠農資金零差錯承諾制等一系列長效機制,使服務大廳成為宣傳政策的主要陣地、聯系群眾的直接平臺。截至目前,僅惠農服務一個大廳,在對涉及的28項服務項目中,已發放各類惠農資金349.88萬元 ,其中糧食直補27.74 萬元;農資綜合補貼190.56萬元;第二批農資綜合補貼111.74萬元;“雨露計劃”8.96 萬元;鄉村醫生補助7.5萬元;能繁母豬補貼3.3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