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貫徹落實省、市“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主題宣傳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宣傳黨的十七大以來秦安縣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生動展示科學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干事創業的熱情,為迎接黨的十八大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特開設《秦安:科學發展譜華章》專題欄目。
林果產業增收富民

素有“瓜果之鄉”美譽的秦安縣,是我國北方落葉果樹最適宜栽培區之一。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歷屆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因地制宜,把發展以蜜桃、蘋果、花椒為主的林果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一屆接著一屆干,屆屆都有新發展,林果業已成為富民強縣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

近年來,秦安縣委、縣政府按照突出特色、質量優先、集約經營的原則,堅持做好綠色無公害生產、實施品牌戰略、龍頭企業帶動三大文章,在調整林果種植結構、擴大規模生產基地上打基礎,在提高果品檔次、爭創優質品牌上下功夫,在加大深加工力度、延長產業鏈條上求實效,林果產業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至2011年底,全縣林果總面積達83.92萬畝,其中以蘋果、桃為主的水果面積63.33萬畝,以花椒為主的干果面積20.59萬畝,果椒總產量42.3萬噸,產值14.2億元,農民人均果椒收入1949.9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2930元的66.5%。
秦安縣在林果業發展中,積極實施科技興果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果園施肥、修剪、噴藥、涂白、清園五項常規管理措施落實率達到98%以上,果實套袋、節水灌溉、設施栽培等10大先進實用技術推廣應用率達到75%以上,優質果品率達到85%以上。目前,全縣果品生產基本實現了栽植規范化、品種優質化、管理科學化、生產集約化。

秦安果品品牌效應日漸凸顯,秦安蜜桃、紅富士蘋果、金冠蘋果、新紅星蘋果、早酥梨、凱特杏、花椒等七個果椒品種先后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秦安蜜桃、秦安蘋果以個大、色艷、味美、質優、安全而被評為北京奧運推薦果品一等獎,并獲”中華名果”稱號。秦安蜜桃、秦安花椒、秦安蘋果均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為了實現果品貯藏保鮮增值,拉長產業鏈條,增加果農收入,縣上累計建成果品氣調庫43個,各類簡易果窖10528個,年貯藏能力達19.799萬噸。組建了宏義、恒源、佳木等10個果品公司,建成果汁、果袋、包裝箱、發泡網等相關加工龍頭企業49個,建設果品專業市場20多個。秦安果品暢銷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四川、北京、上海、廣東等24個省市,還遠銷俄羅斯、印度、韓國等國家,進入國際市場。
目前,全縣已形成了產、貯、運、銷、加工為一體的林果產業體系和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林果產業化發展格局。該縣先后被授予“中國名特優經濟林桃之鄉”、“中國花椒之鄉”、“中國蘋果之鄉”等稱號,獲得“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國經濟林產業建設示范縣”、“中國果業發展百強優質示范縣”等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