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甘肅衛視紀錄片《渭之源》攝制組一行5人,在縣委外宣辦、大地灣文保所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深入秦安縣大地灣遺址采訪,通過實地采訪和拍攝,詳細了解了大地灣獨特的史前文化、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淵源。

本紀錄片將通過對渭河流域歷史發展脈絡的梳理,提煉古今文化、精神的傳承精髓,搭建流域內外、大河上下、古今延展的全方位立體結構框架。將以發散的思維與眼光,將渭河的源頭——渭源,置于時間的洪流與廣闊的空間之中進行考量與表述,不局限于一地一時。以人文的精神探視渭河,從文化的角度解讀渭河,以客觀的態度展現渭河流域現狀,最終凸顯“渭河文明”所具備的現實意義以及對于當今社會的價值,突出渭河對華夏文明的貢獻。

大地灣遺址位于中國甘肅省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座落在葫蘆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和相接的緩坡山地上,總面積約110萬平方米。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中共甘肅省委確定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58年,甘肅省文管會文物普查時發現該遺址。1978年至1984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進行了連續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13800平方米。大地灣考古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萬件,發現房址24l座、灶址104個、灰坑和窖穴321個、窯址35個、墓葬70余座、壕溝9條。在我國新石器考古中無論規模、遺跡遺物豐富程度,還是研究價值均超過著名的西安半坡遺址。因此,它被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