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政協副主席栗震亞帶領省政協調研組成員對秦安縣隴東南華夏文明文化歷史區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市政府副市長徐慶宏,市政協副主席王欽錫、白曉玲,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有信,縣委副書記、縣長程江芬,縣政協主席高霆鈞,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愛仙,縣政府副縣長郭雙江,縣政協副主席馬振寰等市縣領導隨同調研。

栗震亞一行先后深入秦安縣博物館、大地灣遺址、三國文化園等地,圍繞隴東南華夏文明文化歷史區建設現狀、規劃進行了實地調研。
秦安相傳是“始畫八卦”、“摶土造人”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的誕生地,自古享有“羲里媧鄉”的美譽。近年來,秦安縣以建設大地灣文化園、女媧文化園、三國文化園、名人民居文化園、民間民俗文化園5大文化園為重點,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文化產業、文博事業健康發展。

栗震亞指出,秦安是文化大縣,歷史悠久,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大地灣史前遺址是關中-天水經濟區華夏始祖文化園和人文自然精品區的重要節點,秦安要進一步加強對大地灣遺址本體的考古、挖掘,運用市場和產業手段對其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傳承和發展,使文化資源增強生機、煥發活力,使文化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要通過積極爭取項目,逐步完善以道路交通、游客服務中心、環衛設施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旅游綜合服務能力,帶動沿線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發展;要充分利用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創建5大文化園為抓手,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為隴東南華夏文明文化歷史區建設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栗震亞強調,要緊緊抓住省上發展文化產業的機遇,以隴東南華夏文明文化歷史區建設為主線,深度挖掘女媧文化和三國文化內涵,建立完善的文物資源庫,為文物保護、展示、利用提供依據;要正確處理大遺址保護與當地發展生產、改善民眾生活的關系,做到統籌兼顧,相得益彰,既要對大遺址實施積極保護,又要營造地區的文化氛圍;要進一步加大退耕還林的力度,重現大地灣山清水秀,樹木成林的原始面貌;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積極實施文化品牌帶動戰略,加強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文化產業的檔次和規模;要把保護傳承歷史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大地灣文化旅游資源優勢,以大地灣文化為重點,帶動女媧文化及三國文化的保護開發,推動縣域經濟和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