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話】近年來,秦安縣廣大基層組織和共產黨員深入開展先鋒引領行動,積極爭創“同步小康先鋒號”和“同步小康先鋒崗”,鞏固和拓展了創先爭優活動成果,進一步推進了科學發展,加快了脫貧致富,促進了小康建設。在建黨92周年之際,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推出《先鋒引領奔小康》專欄,宣傳報道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充分展示先鋒引領行動的豐碩成果,展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風貌,激勵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立足崗位做貢獻,同步小康當先鋒,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秦安凝聚強大力量。
踐行“雙聯”行動 昂首奔向小康
——記秦安縣王尹鄉胡坪村黨支部書記高俊鋒

四年時間不長,但他卻用無怨無悔一心為民的執著,迎難而上不懼困難的勇氣把一個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和諧村、幸福村”,這就是胡坪村黨支部書記高俊鋒,他用真情和忠誠踐行著黨旗下的誓言。
“雙聯”行動開展以來,高俊鋒作為胡坪村負責人,便開始忙碌了起來。在胡坪村被確定為省財政廳聯系村后,他配合省廳雙聯干部走村入戶,和他們一道對村名的實際情況進行摸底,為全村脫貧致富找路子、爭項目,成為胡坪村地地道道的“雙聯”行動宣傳員。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
“雙聯”行動之初,為了幫助省財政廳雙聯工作組盡快摸清全村的貧困現狀,理清脫貧致富的思路,高俊鋒和工作組 一道進農家院落與貧困群眾促膝交談,走田間地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全面摸清了胡坪村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和產業現狀。胡坪村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文化程度較低,村民收入主要以果樹種植和外出務工為主,增收渠道單一,多數群眾生產生活困難。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礎上,通過及時召開村民座談會,深入分析了致貧原因,他廣泛聽取村民意見建議,制定了以果園、路網、脫貧“三個全覆蓋”為主要內容的幫扶計劃和發展規劃。通過大力宣傳“雙聯”行動的現實意義和目標任務,在全村上下營造了廣泛開展雙聯行動的輿論氛圍,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高俊鋒作為一名基層干部,他深知僅靠個人力量是難以徹底改變全村貧窮落后的現狀,但只要有黨的好政策和全村村民的團結奮斗,就一定能摘掉胡坪村貧困村這頂沉重的帽子。作為胡坪村的領頭雁,他帶領全村群眾,首先從振興林果優勢產業入手。他先后和省財政廳雙聯工作組同志幫助59戶貧困戶改造老果園80多畝,協調相關部門落實果品基地建設項目資金9萬元,通過統一調苗,統一田間技術指導,完成標準化優質果樹定植500畝,栽植樹苗3萬株,基本實現了全村果園全覆蓋的產業發展目標。為了徹底打破林果產業的交通瓶頸,他帶領群眾通過爭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組織群眾投工投勞等方式,對村內18公里產業路進行了拓寬整修、涵管鋪設、邊溝開挖等改造工程;完成喬家新莊自然村至郝康路8公里,吊澗里自然村至胡坪村2公里的路面硬化工程;今春統一栽植行道樹1600株,完成了路網綠化。同時,啟動了小巷道硬化工程,完成胡坪自然村硬化小巷道3條3828米;目前,胡坪草灣組至靖天路6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正在實施當中。通過道路整修硬化,基本實現了全村路網全暢通,使果品能夠及時外運。僅此一項,就使村名每戶增收千元以上。脫貧先脫愚,為改善胡坪村教育醫療的落后狀況,他積極協調相關單位,把胡坪村和平小學硬件設施改造列入具體幫扶計劃,完成了胡坪小學圍墻及學生食堂的維修新建,硬化了操場,落實了危房改造項目,改善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危舊房37戶,建成了400平方米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
高俊鋒時刻以一名共產黨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他數次組織村班子召開專題會議,學習理解“雙聯”的意義,并對班子成員做了具體分工,為胡坪村“雙聯”行動的順利有序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省財政廳選派俞剛同志擔任胡坪村黨支部副書記其間,高俊鋒和他吃住在一起,不到一個月跑遍了胡坪村的8個自然村的所有貧困戶,幫助俞剛同志盡快了解到了村情民情,實現了角色轉換。
高俊鋒妻子孟桂香有些抱怨地說“一年多來,家里的8畝果園就她一個人管理,她家果園由于疏于管理園減產40%。”胡坪村村民喬想德說“他是胡坪村村民的好家長啊!”
舍小家為大家,這是高俊鋒工作的真實寫照。在他的帶領下,全村村民和“雙聯”干部一起苦干實干,使“雙聯”行動在胡坪村開花結果,并成為全縣“雙聯”行動開展以來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