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建的李洼小學)
隆冬時節,筆者來到秦安縣西川鎮何灣村采訪時看到,以前塵土飛揚的村道,現在被平坦寬闊的水泥路面所取代,整齊劃一的林果產業示范園、四通八達的通村產業路、醒目整潔的村級文化活動把村莊裝扮地富有朝氣和活力。

(幫建的姜堡村文化廣場)
今年73歲高齡的何茂生老人是土生土長的何灣村農民,筆者見到他時,他正在自家的蘋果園里修剪果樹,說起“雙聯”行動給他們村帶來的變化,老人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筆者,“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每年幾萬斤蘋果下樹后往外運輸,是最頭痛的事,自從省人社廳為我們硬化了通村產業路后,大伙再也不為果品運輸發愁了。現在收購果品的車子可以直接開到果園里,相比較以前現在真的方便多了。”

(幫建的李洼村衛生室及文化廣場)
今年以來,省人社廳多次深入李洼,姜堡、何灣3個聯系村,用實際行動助推當地群眾致富。為了推動聯系村教育事業的發展,省人社廳先后為何灣小學捐贈了籃球、排球、跳繩等體育設施,硬化何灣、李洼兩村幼兒園,校院面積625平方米,修建圍墻87米,為姜堡村小學修建辦公室兼宿舍6間,多媒體電教室、圖書室、儀器室各1座,食堂、廁所各1座,重修圍墻170米,大門1座,并配備桌凳20套,床20套,辦公室桌凳4套,桌子玩具20組,室外蹦蹦床2張,多功能玩具1套,教室活動黑板2張,廚房內灶、干板、冰柜、消毒柜、壓面機、碗碟等教學、生活用品。目前,對姜堡小學校院的硬化和校園的美化正在進行之中。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省人社廳從村情實際出發,幫扶姜堡村硬化小巷道5200平方米,修建何灣村通暢工程2.87公里。為姜堡、何灣、李洼三村修建文化廣場,其中姜堡村文化廣場已啟動,李洼村文化廣場正在實施,何灣村文化廣場已竣工。

(幫建的姜堡村莊小巷道硬化)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省人社廳改變以往簡單的輸血式的幫扶模式,邀請省農科院專家、縣果業局高級農藝師在姜堡、何灣、李洼3個聯系村開展了冬季果園管理技術培訓。發放各種宣傳資料3000余份,為部分雙聯戶、困難戶、五保戶56戶送去了慰問金16800元。省人社廳在結合鄉村剩余勞動力多,但缺少技術的特點,在何灣、姜堡、李洼三村舉辦農民工技能培訓班,為600人進行了培訓,培訓內容主要以電子電工、烹飪、建筑、農民工素質教育、農民工維權、相關法律法規為主,申報168人頒發技能證書。

(幫建的李洼幼兒園)
在雙聯行動中,省人社廳準確定位今后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優勢產業,不斷夯實基礎,加大果業扶持力度,建設以蘋果為主的復合產業體系。加強勞務輸出人員技能培訓,逐步實現“勞務輸出”向“技工輸出”轉變。這些民生工程將極大的改變雙聯村的基礎設施,為幫扶村奔小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