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王尹鄉黨委把強化問題整改作為改進作風的動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轉變作風、塑造形象、展現風貌,不斷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讓群眾看到變化、見到實效。

在提升服務水平上下足功夫,夯實基層組織基礎。針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和聯系服務群眾不深入等問題,落實首問責任、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制度,積極開展代辦服務、承諾服務,深入開展干部“進十村入百戶訪千人”活動。從制度機制建設入手,制定和修訂完善鄉村干部履職公開承諾、責任追究等制度8項。針對群眾反映活動難、晚上行路難等問題,多方籌措資金,先后為胡坪、姚溝、付山、王川、李磨、尹川等村建成文化廣場,并安裝太陽能燈42盞,既優化美化環境,又為群眾開展文化娛樂活動提供了方便。針對鄉村站點學用難的問題,組織鄉村兩級管理員深入開展“走一線進站點強管用促發展”活動,依托遠程教育站點改造,提升電信模式站點14個,衛星模式站點5個,培訓黨員群眾2300人(次)。采取黨組織自查、上級黨組織點評、干部群眾評議的方式,查找出戰斗力凝聚力不強、服務能力較弱、工作開展不到位的軟弱渙散黨組織3個,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切實整改西王村、趙梁村及中心小學黨支部存在的各類問題,對趙梁村工作不力的個別村干部進行免職,并全鄉通報。積極選派2名優秀黨員干部、1名大學生村官到村擔任黨支部書記,提高優秀黨員干部和大學生村官服務基層的能力和水平。

在抓好生態建設上下足功夫,突出主導產業發展。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線,以環境衛生綜合治理為切入點,以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為著力點,采取“梯田+全膜+林果+路網+節灌”的“五位一體”旱作農業發展模式,在南山李莊、西王新修梯田流域,積極推廣頂凌覆膜3000畝,完成標準化果樹定植3000畝,建成李莊優質蘋果精品示范區。在南山萬畝優質蘋果基地姚溝示范區,創建精細化示范園400畝,鋪設黑膜400畝,并配套安裝殺蟲燈,懸掛粘蟲板;在北山萬畝蜜桃基地集中開展除草、整地、施肥等精細化創建活動,通過高標準創建,整流域推進,切實提高了果園精細化管理水平。依托蘋果、蜜桃專業合作社和專業技術服務隊,先后通過邀請市、縣果樹專家,在姚溝、李磨、孫灣、郭山等流域培訓果農4000多人(次),提高果農果園管理技術。依托南小河王尹段河提工程,建成王川便民橋一座,方便群眾出行。結合全縣行道樹管護工作,組織鄉村干部及廣大群眾在公路沿線、村莊巷內、房前屋后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和行道樹管護工作,至目前,全鄉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4次,管護行道樹5萬株,管護率達到100%。圍繞“路網開通到哪里,行道樹栽植到哪里”的思路,栽植補植行道樹24公里23000余株,拉水澆灌3次,切實美化優化了鄉村環境。

在雙聯幫扶對接上下足功夫,突出惠民實事落實。緊緊圍繞“雙聯”行動的“八大任務”,堅持“四動并舉”,突出“六個結合”,通過“六抓六保障”措施,有序開展“五聯五幫”活動,有力促進了“雙聯”行動向縱深開展。針對南山流域有果無市和果品運輸難的問題,積極協調雙聯單位,建設胡坪果品市場。新建天水忠農牲畜繁育有限公司和秦安恒達專業合作社兩處養羊基地,帶動促進了全鄉養殖業發展。特別針對群眾反映的出行難、吃水難等問題,積極整合項目資金,完成胡坪至古王公路、胡坪吊間組小巷道硬化、王川堡子路通村農路硬化,對李磨、孫灣、付山等村水毀道路進行維修,修建王川便民橋一座,在李磨、孫灣、付山等村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在西王、胡坪、姚溝、郝康、陶楊五村高標準種植全膜洋芋、胡蘿卜、大白菜等高原夏菜2400畝,實現幼樹間作套種和群眾增收兩不誤。整合建成王川、姚溝、付山等村衛生室,著力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與鄉村干部簽訂公開履職承諾書,采取看、查、問、比等方式,對民政類對象進行全面清理規范,做到程序規范,公開透明,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目前,共落實各項惠農資金三類33項71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