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農用三輪車已上路跑了兩年多了,想拉人就拉人,想拉物就拉物,任著性子跑來跑去。現在不能亂跑了,因為路上有鄉鎮交通管理員用規范的手勢指揮,時不時還為我們宣傳和講解農村道路交通事故預防與處理、交通宣傳教育等農村交通安全管理知識,農村的交通秩序好多了。”王尹鄉姚溝村一位農用三輪車駕駛員說。
近年來,隨農村經濟迅猛發展,鄉村道路不斷延伸,機動車和駕駛員迅速增加,但農村道路安全設施缺失、交通違法現象突出,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對此,如何有效預防農村道路交通事故,為建設新農村創造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針對這一突出問題,秦安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立足于農村交通管理體制、完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設施、預防農村道路交通事故等方面,按照“試點先行、取得經驗、全面鋪開”原則,及時在全縣各鄉鎮成立了“兩站一室”,既鄉鎮交管站、行政村交管室、農村道路勸導站,確保農村道路交通安全。

去年11月,通過調研論證,選擇工作基礎較好的興國鎮、隴城鎮作為試點,成立了2個鄉鎮交警中隊,中隊長由分管安全生產的副鄉鎮長兼任,指導員由交警大隊民警兼任,人員從鄉鎮干部中抽調。今年4月底,全縣17個鄉鎮都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建成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簡稱“交管站”), 站長由各鄉鎮分管安全生產的副鄉鎮長擔任,交通管理員由鄉鎮干部擔任。在全縣428個行政村全部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室(簡稱“交管室”), 交管室”交通安全協管員由駐村干部和熱心公益事業的村民擔任。按片區流域在2000人以上行政村設立了40個交通安全檢查勸導站(簡稱“勸導站”),“勸導站”交通安全勸導員由各行政村村委會成員班子和熱心公益事業的村民擔任。鄉鎮交管站人員實行雙重管理,接受縣交警大隊的業務指導。目前,各鄉鎮“兩站一室”統一掛牌,全部落實了辦公場所,落實了經費,配置了辦公設施,并為全縣17個鄉鎮101名交通管理員配齊了執勤服裝。

依托鄉鎮交警中隊、鄉鎮交通安全管理站、行政村交通安全管理室,對農村地區機動車輛以及其所有人、駕駛人進行登記造冊,摸清了底數,健全轄區機動車、駕駛人信息臺賬,交通隱患排查臺賬,交通事故處理臺帳,勤務臺帳,交通違法報告臺帳和交通宣傳臺賬等8類臺賬,將農村地區機動車和駕駛人納入了管理視線。在此基礎上,組織開展免費辦理農用車、摩托車上牌入戶宣傳、培訓工作。

“兩站一室”充分發揮職能,大力開展農村交通安全隱患排查,重點檢查農村危險路段道路交通隱患、農村校車、營運車輛等,主要是對急彎、窄橋、陡坡、臨崖路段,以及在省、縣、鄉級公路相交路口支線上沒有設置減速帶、減速讓行標志標線、警示標志(牌)的路口。對排查出的隱患向相關責任單位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及時消除隱患,對尚未開始治理的隱患路段全部采取臨時防范措施。目前,在農村臨街學校設置減速帶50余處,臨崖、陡坡等危險路段設置“嚴禁農用車載人”、“嚴禁摩托車載人”等警示牌120余處、防撞欄(墻)13100余米,平交路口設置導向牌40余處。

“兩站一室”成立運行以來,針對轄區農村道路危險路段排查及事故多發的實際,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按照“一車一檔”、“一路一檔”進行登記造冊,重點查處三輪汽車、農村面包車、低速載貨車輛、拖拉機、摩托車違法載人、超載、超速、無牌、無證、酒后駕車、疲勞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教育一起,處罰一起,切實加強和改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狀況,同時,以“五進”交通宣傳活動為載體,開展“文明駕駛,安全出行”、“拒絕乘坐農用車”和“關愛生命、安全出行”等主題宣傳,采取上交通安全課、農村廣播站大喇叭、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掛圖、宣傳資料,在農村集貿市場、村委會廣場、中小學校廣泛進行宣傳,營造濃厚輿論宣傳氛圍,不斷提高農村群眾的出行交通安全意識。
目前,秦安縣各鄉鎮“兩站一室”工作運行良好, 全面有效預防了農村交通事故發生。(秦安縣交警隊趙永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