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與書的結緣,胡喜成算是較早的了,小學至初中,由于受父母所講述間故事影響。他開始喜歡上了讀書,此后數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他不但在享受書籍帶給他快樂的同時,也收獲了家庭的和睦,人生的幸福。
讀書的快樂
胡喜成小時候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環境中,他幼時就聽說許多胡都爺(胡纘宗)的民間傳說,就知道了胡可泉(纘宗)與胡靜庵(胡釴)兩位秦安名人是他的先輩,小時候他已經能懂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道理。
此后,胡喜成一直延續愛讀書的良好習慣,不管是上學還是工作中他都讀書,并且愛寫詩歌,他的古體詩歌紛紛國內著名詩歌刊物上發表,他的詩既守格律,又有創新與生活,富有時代氣息,借鑒了許多新詩的表現手法,詩很新穎。
工作的樂趣
大學畢業后胡喜成回至秦安縣,初在縣農業局工作,兩年后調至縣委辦公室,從自在縣委院中調來調去,主編過許多農業史志書籍。如主編《甘肅省秦安縣農業自然資源調查與區劃報告匯編》、《秦安植物記略》、《秦安縣鄉鎮企業志》、《中共秦安縣組織史》一、二卷上報本,自編本共五種,《中共秦安縣委志》上、中、下三編,《秦安縣兩西農業建設志》,主持并參與編纂《秦安縣志》;因參與編寫《甘肅省綜合農業區劃》而獲省農業區劃一等獎,因主編《秦安縣綜合農業區劃》而獲天水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晚年在縣文化館工作。發表過多篇論文。
胡喜成愛好讀書,他說,如果愛好可以和自己的工作相聯系,那邊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他慶幸自己與書的結緣,與工作的結緣。
家庭的和睦
在胡喜成的影響下,家里人都開始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實現家庭生活學習化。注重營造家庭求知、求進、求新的學習氛圍,激發家庭成員求知進取、創新奉獻的熱情,自覺把學習作為基本需要,形成家庭成員尊重學習的價值取向、熱愛學習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濃厚氛圍,這樣,書籍成了他們一家的重要財富,閱讀書報成了一家的必修課。一有空閑,他們一家都捧著書在看,家庭中總是彌漫著濃濃的書香氣。胡喜成注重用書籍豐富精神生活,全家人將愛書、買書、看書作為一種時尚,不停地增加書籍,不間斷地進行學習,家里的藏書量不斷增加,現有藏書一千余冊,內容涉及政治、文學、歷史、書畫、收藏等各個方面。通過持之以恒的讀書活動,家庭成員養成了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的習慣,家庭文化氛圍日益濃厚,家庭成員的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均得到明顯提高。
胡喜成一家養成了濃厚的讀書氛圍,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使一家人和睦相處,尊老愛幼,也感染了鄰里鄉友。2015年,央視四套拍攝百集大型記錄片《記住鄉愁》第56集《詩書傳家》以胡氏家族的讀書為背景,進行了拍攝,胡喜成也成為了故事的主人公,紀錄片拍攝后先后在央視四臺亞、美、歐頻道,七臺、九臺與全國各省市電視臺播放。新華網、央視網、共產黨員網、搜狐網、網易網、騰迅網、新浪網、光明日報網、中國新聞網等諸多網絡推薦播放,入央視看點,央視出版有《記住鄉愁•第一季》的同名圖書。胡喜成家庭也獲得“天水市書香家庭”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