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去年以來,全縣廣大團員青年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有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精神,自覺投身脫貧攻堅實踐,勇擔時代使命,在各自工作領域,奮發作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了青春力量。今年“五四”期間,秦安縣選樹表彰了一批先進典型,并授予他們“扶貧攻堅青年標兵” 、“扶貧攻堅優秀青年”稱號。從即日起,秦安縣委外宣辦和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青年標兵】專欄,對他們的先進事跡進行全方面宣傳報道,在全社會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
愛心照亮自己 溫暖傳遞他人
——記秦安縣五營中學教師成琳

在近日舉行的秦安縣紀念“五四”運動97周年暨優秀青年表彰大會上,五營中學教師成琳榮獲全縣“扶貧攻堅優秀青年”光榮稱號。
成琳是秦安縣五營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兩年多的時間里,他堅持每月定時、定點向生活困難學生轉交愛心人士資助善款達人民幣8萬元以上,用不平凡的行動甘做愛心人士和困難學生的橋梁。
自2014年2月起,成琳一直通過互聯網為五營鄉的邊紅梅、趙啟家、王明強等11名孤兒以及高榮利、汪芳靜等多名生活困難學生尋求愛心生活資助,為10多名孤兒尋找到了愛心人士的長期資助,真正緩解了這些學生的生活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使他們打消了輟學的想法。同時還經常孤身一人騎摩托車到受助學生家轉送愛心錢款與物資,兩年多風風雨雨、持之以恒,一直將幫助生活困難學生為己任,踐行人民教師的職責與義務。

2015年11月17日,與秦安公益月十團志愿者雒虎林、趙紅霞、韓娜赴石節子美術館慰問殘疾老人孫連成,并帶去相關慰問品。自去年11月至今年4月,先后4次組織學生赴石節子美術館藝術實踐,引導學生和留守老人互動,為石節子村帶去了歡聲笑語。自從2015年5月作為本地藝術家,參加了北京造空間和石節子美術館共同舉辦的“一起飛——石節子藝術實踐項目”以來,深知農村扶貧項目在關注困難家庭經濟生活的同時,更應關注村民的精神生活,無疑藝術是一種比較合適的選擇。
近兩年在五營初級中學被連續評為“優秀教師”、“最美教師”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