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農政策暖民心 減負措施樂農家
清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突破千元
【本報訊】 (記者朱建峰)記者近日從清水縣農調隊獲悉,今年上半年,清水縣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1032.6元,同比增長10.5%,首次突破千元大關,創歷史新高。
上半年,清水縣把做好農民工作作為關注民生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與就業的組織領導,落實工資的到位率,農民工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工資性收入穩步增長。1—6月,清水農民的工資性收入人均700.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8.9元,增長24.7%,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67.8%。其中,在本地務工的收入人均35.7元,增長41.1%;外出務工收入人均546.3元,增長49.3%。
另外,國家對農業發展的支持保護,是促進清水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今年中央及省、市、縣提出的一系列促進農民增收的方針政策,如一股春風吹暖了千家萬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特別是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業產業化建設以獎代補等惠農政策的落實,減輕了種糧農民的負擔,激發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從而有序地推進了糧食生產與結構調整。今年上半年,全縣已完成果樹栽植11.83萬畝,占今年計劃的118%,其中核桃7.67萬畝、蘋果4.01萬畝、葡萄0.15萬畝;新建養殖小區19個,已養殖畜禽218.29萬頭(匹、只),其中豬29.08萬頭、雞162.07萬只;新建日光溫室80座、塑料大棚2640座,種植大田蔬菜4.22萬畝;種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9.83萬畝,種植葵花、半夏、大麻、蠶豆、蘆筍等特色農作物8萬多畝;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099萬元,同比增長16.7%。同時,通過政府推動、市場拉動、龍頭企業帶動和協會簽單聯動等方法,有力地促進了家庭經營性收入方面的較快增長。農民家庭二、三產業生產經營收入人均92.2元,同比分別增長2.2倍和22.3%。其中,工業收入人均增加10.8元;建筑業收入人均增加8.3元;交通運輸業收入人均增長4.7元;其他行業收入人均增加32.3元。牧業收入同比增長10.2%。農民的財產性收入人均15.3元,同比增長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