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報道之天水在線聚焦清水縣新城鄉
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構建富裕和諧新農村

新城鄉地處清水縣北部,東依秦亭鎮、南接永清鎮、白沙鄉、西鄰黃門鄉,北連張川縣。全鄉轄12個村7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73戶11464人,其中回族人口1604人,占全鄉總人口的14 %。全鄉總面積128平方公里,海拔1600—2014米,年平均氣溫7—8℃、年降雨量600mm,無霜期155天左右。
近年來,新城鄉針對自然條件差、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道路不通暢的基本鄉情,堅持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產業化經營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緊密結合,按照“重生態、強管護,抓草業、興畜牧,調結構、擴經作,重勞務、促增收,強基礎、謀發展”的思路,發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著力培育、發展和壯大以核桃為主的林果業,以黃牛、放養雞為主的畜牧業,以葵花、馬鈴薯為主的經作業三大支柱產業,突出基地建設,以產業帶基地,以基地促產業,努力實現農民增收,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2007年,全鄉實現生產總值323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99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900萬元,糧食總產量446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596元。

放養雞
今年以來,新城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產業化富民,工業化強縣”的思路,依托東部培育的區域發展布局,提出了“念畜禽經,走產業路,打果品牌,建科技園,富全縣民”的產業發展思路,確立了農業產業化“111”工程(即栽植核桃1萬畝,種植葵花1萬畝,發展放養雞1萬只)建設目標,使全鄉達到“人均1畝核桃園,戶均收入1萬元”的奮斗目標,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

大麻
新城鄉地處縣城北部山區,屬陰濕地帶,充足的光照、溫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等自然資源,發展核桃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鄉黨委、政府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在全鄉提出了“人均建成1畝核桃園,戶均收入1萬元”的奮斗目標,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在全鄉栽植核桃11120畝(其中嫁接核桃7800畝,散生核桃1000畝,退耕還林栽植核桃2320畝),涉及到大陸梁、王堯梁、黑左梁、新城灣,形成了以晉龍、遼核、中林三大系列優質品種為主,跨地域23公里的核桃產業帶,人均已達到1畝,實現了核桃產業化鄉目標。核桃以個大、皮薄、仁滿倍受省內外消費者青睞,蘭州、西安等地客商紛紛前來定購。今年,全鄉共出售核桃60萬公斤,總收入達240萬元,實現戶均核桃收入1100元。核桃產業已成為全鄉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
新城鄉充分發揮水、熱、光、土等資源優勢,著力培育、發展和壯大以黃牛、放養雞為主的畜牧業,以葵花、馬鈴薯為主的經作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畜牧業發展放養雞9戶,養雞2萬只;新增黃牛規模養殖戶20戶,母豬繁育戶10戶,全鄉畜禽飼養量達到8.1萬頭(匹、只)。經作業種植馬鈴薯6000畝,葵花1.1萬畝,大麻1000畝,胡麻3000畝。

溫泉至王堯水泥路
交通道路不暢,交通運輸滯后,是制約全鄉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是困擾鄉域經濟快速發展的突出矛盾。因此,鄉上始終把交通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出了“建設鄉村大環線,延伸公路到村組,路通車通連家門”的交通發展思路,舉全鄉之力,凝萬民之心,積極實施農村公路建設,有力的促進了鄉域經濟快速發展。全鄉新建鄉村公路20條68 公里,對黃新路、新王路、溫王路、黑梁路、蒲梁路等5條80公里的主干道進行了路基改選,開挖了邊溝渠,新建楊河村至恭門農二級路一條7公里,楊河村、李灣村、方灣村新修農三級道路4條22公里,全鄉實現了“兩縱三橫”的公路通達局面。
鄉黨委、政府搶抓新農村建設的機遇,把新農村建設與村鎮建設相結合,完成了王堯、張河、新城、蒲魏、閆川5個村的產業發展規劃、村莊建設規劃、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王堯村種植核桃1800畝,組織勞務輸出230人,發展放養雞大戶2戶,養雞4000只。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王窯村至楊河村的9公里村級公路進行拓寬,改道、鋪沙,修建構造物;拆除了占道房屋32間,416平方米,涉及13戶;對村陣地進行了維修,布置并配齊了設備,建成了村文化場所并鋪彩磚600多平方米;充分發動群眾投工投勞,硬化主巷道1條3550平方米,小巷道27條3800平方米,村內栽植塔柏、云杉等行道樹200枝。

張河村小巷道
張河村按照“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因村治理建設村莊,因人施教培訓農民”的建設思路,以村組巷道硬化為重點,完成投資6萬元,硬化小巷道8條2557平方米,結合小巷道硬化,更換院墻,修筑水渠 ,綠化村莊,實行綜合治理,完成更換院墻12戶484米,墻面刷白300多平方米,修筑水渠136米,護坡60米。書寫清水精神宣傳標語5條,繪制新農村建設墻頭漫畫、風情畫20多幅。
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弘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精神文明建設整體水平顯著提高。落實“以縣為主、鄉村為補充”的教育管理體制,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群眾健康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面落實各項政策,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王堯村廣場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鄉黨委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好班子帶隊伍,為民辦事塑形象,強化機制抓服務,創新業績奔小康”的黨建工作思路,始終以保持黨的先進性為主題,以思想政治建設為核心,以農業產業化建設為重點,著力加強鄉村兩級黨員干部的實干本領和創業精神,通過積極實施新的鄉村干部管理考核辦法,大力弘揚“六個一線”的工作方法,極大地激發了黨員干部艱苦創業,知難而進,奮力拼搏,背水一戰的昂揚斗志。通過深入開展“抓好一個村級班子,帶好一支黨員干部隊伍,培養一批致富能人,培育一項主導產業,建好一個村級陣地,實施一套民主管理機制”的“六個一”黨建活動,極大地增強了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有力地促進了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扎實開展災后恢復重建。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特大地震全鄉受災12個村1481戶8496人,倒塌房屋341戶897間,嚴重損毀房屋81戶224間。災情發生后,鄉上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開展災后生產和自救互助,全力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堅持統規統建和分散自建相結合,大陸、張河、新城、蒲魏4村5個組70戶實行統建,11村271戶分散自建。目前4個統規統建村備料18戶,占計劃的26%,正建29戶,占計劃的41%。分散自建11村271戶,目前備料10戶,占計劃的4%;正建198戶,占計劃的73%;已完成57戶,占計劃的21%。維修加固房屋81戶,目前備料7戶,占計劃的8%;正在維修1戶,占計劃的1%;已完成15戶,占計劃的18%。

新建的核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