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合作交流 攜手共謀發展
秦安縣組團赴清水參觀考察工作

【清水縣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秦安縣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天水在線聯合報道】7月4日,秦安縣委書記陳天雄,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賈萬祥,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東紅,縣政協主席高霆鈞等縣四大組織全體領導,帶領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人大主席,縣直各部門,駐秦各單位負責人赴清水進行參觀考察。

在天水軒轅紙業參觀考察
秦安縣考察團在清水縣委書記雷鳴,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阮珠有,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天波,縣政協主席劉懷珍等縣四大組織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的陪同下先后深入郭川鄉田川村、郭川鄉宋川村、金集鎮曹溝流域萬畝林果基地、金集鎮水清梁、清水縣紅堡鎮、天水軒轅紙業、清水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永清鎮蘇屲村、清社公路、清水縣科技養殖園區、魏家塬林果基地建設及土地流轉示范點、清水縣醫院新住院樓建設現場、軒轅廣場、清水展館、清水縣第六中學、天河酒業、秦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良種雞繁育基地、白沙鄉、白沙鄉魯灣村就災后重建、果園建設、整流域綜合治理項目、鄉村道路建設、小城鎮道路建設、工業經濟、新農村建設、城區防洪綜合治理工程、城市建設、畜牧養殖等各項工作進行了參觀考察。

參觀考察城市建設
近年來,清水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工作全局,在不斷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科學決策,大膽實踐,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充分發揮提升交通區位、自然生態良好、土地和水資源充足、農業產業特色不斷明顯、礦產資源豐富和地方工業體系逐步建立、酒飲業在全市處于龍頭地位、勞動力資源開發前景廣闊、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等八大優勢,牢牢把握建設全國生態示范區、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全市生態旅游的后花園和最佳商住旅游宜居城市三大目標,深入實施農業穩縣、工業強縣、商貿活縣、科教興縣和旅游富縣五大戰略,突出抓好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城鎮化三大建設,著力培育農副產品加工業和商貿旅游業兩大縣域經濟主導產業,積極走好強農、重工、活商、興旅、育人的發展路子。通過改道牛頭河、建設清社路和發展農業產業,通過大力爭取項目、廣泛招商引資,農業和農村工作扎實推進,工業和城市經濟勢頭良好,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和諧清水建設取得新進展,不斷開創了追趕戰略實施和跨越式發展的生動局面。2005年全縣綜合經濟指標增幅在全市的位次前移兩位。2006年在全省的位次由2003年的75位提升到54位,前移21個位次;生產總值增速在全省86個縣區的排名為第26位,在全市位居第3位。2007年全縣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四項重要指標的增長幅度居全市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全省排名前移2個位次。2008年全縣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六項主要指標增長幅度都超過全市平均增速。其中全縣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四項重要指標的增長幅度位居全市第一。在自然災害和金融危機沖擊的嚴重影響下,全縣上下知難而進、頑強拼搏,使經注社會發展事業依然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在清水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參觀考察
今年,清水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由夯實基礎、積蓄后勁、提升優勢向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厚積薄發、全面提速的轉折時期,提出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抓住國家拉動內需的戰略機遇,充分發揮清水在“關中一一天水經濟區”橋頭堡的區位優勢,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跨越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著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努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全力推進社會各項事業,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總體思路。

在天河酒業參觀考察
秦安縣考察團在參觀考察中認為,秦安和清水山水相連,一脈相承,自然條件嚴酷,經濟基礎薄弱,都屬國扶貧困縣,近年來,清水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發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積極實施追趕式戰略,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全縣社會經濟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態勢。
秦安縣委書記陳天雄,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東紅表示,秦安縣將認真學習借鑒兄弟縣區的經驗,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一步理清、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和措施,發揮優勢、克難攻堅、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努力開創全縣工作新局面。

在郭川鄉田川村考察參觀

清水、秦安兩縣黨政代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