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村的希望之歌
——清水縣草川鋪鄉水泉村幫扶紀事

(清水縣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劉海仙)初秋季節,記者隨清水縣草川鋪鄉黨委書記郭廣鑫深入水泉村采訪。汽車在通往水泉村新修的公路上平穩快速行駛,沿途一輛輛的三輪車、摩托車疾駛而過。盤龍山梁一片郁郁蔥蔥,梯田地里玉米棒迎風擺動,葵花盤壓彎枝干,預示著又一個豐收的來臨。古老貧窮的盤龍山梁回龍山腰中生長著誘人的前景和希望。
地處清水縣南部盤龍山梁回龍山灣的草川鋪鄉水泉村,全村232戶1052人,居住在8個自然村,山大溝深,道路不暢,干旱缺水,自然條件極差,是清水縣有名的貧困村。從去年以來,天水市委組織部、清水縣政協等單位及有關領導傾力幫扶,水泉村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在村頭,聞訊趕來的村委會主任劉耀連指著通往山下的一條道路,高興地說,“多年來,村上沒有一條可供大車通行與外界相接的道路,雖盛產蘋果、核桃等農副產品,但由于交通受阻,果農眼睜睜看著蘋果爛掉卻買不了錢。今年修通了通往鄉政府和相鄰的伯陽鎮新仁村的道路,路通了,村上群眾買進了摩托車和農用三輪車近100輛,我們的幸福生活有了盼頭了。”

(2008年1月8日,張應華來到水泉村幫扶)

村民李存調的老房子

村民李存調即將搬入的新居
村民李存調年近八旬,早年喪夫,和30多歲的一個弱智兒子相依為命,居住在一個破爛不堪的三間土房里,一見到我們,老人拄著拐杖,顫巍巍地迎了上來,拉住記者的手,讓記者用相機拍拍她的老房子。“這房子我住了30多年了,現在要搬了,天水來的人給了我錢,給了面、油、衣服,又給我建了新房子,太好了,太好了。”老婦人說著臉上已掛滿了淚花。聽村上的同志介紹說,李存調老婦人是原天水市委組織部長、現市委副書記張應華開展“四聯四促”時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在張部長的幫扶下,老人的新居已建成,馬上就要入住。
回龍山灣里一排排新建的紅磚瓦房在綠色掩映中十分醒目,房前屋后到處是紅火的建設場景。聽郭廣鑫書記介紹,這是即將入住的水泉新村。今年以來,結合異地搬遷項目,對水泉村條件差的自然村進行搬遷,原8個自然村變成了2個自然村。新村內配套建設沼氣、養牛的圈舍,拉上自來水,再有一個月時間,138戶農戶就要搬進新居,現在正在整理新村巷道路面。

(2009年8月21日,清水縣領導王振宇、劉天波等來水泉村幫扶)
在村委會,村主任劉耀連拿出了一個記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記下了各級領導來水泉村幫扶的點滴:2008年1月8日,天水市委組織部長張應華來到村里看望慰問老黨員、特困戶和二女戶,決定全村大力發展核桃產業,人均栽植核桃樹兩畝多。2009年4月19日,市委組織部機關全體黨員干部來村開展“四聯四促”活動,慰問了結對幫扶的23戶貧困戶和7名返鄉民工,決定修通與外界相接的公路,搬遷自然條件極差的村子,解決全村吃水困難,修建村文化廣場。2009年4月25日,清水縣政協主席劉懷珍來村幫扶。2009年8月21日,新到任的縣委書記王振宇、縣長劉天波來村……
“如今的水泉村路通了,房建起來了,3000多畝核桃已栽上了,人畜飲水工程也將建成,群眾離致富的日子不遠了。”劉耀連高興地說。
結束對水泉村的采訪時,村委會旁,正在平整村文化廣場的大鏟車機聲轟鳴,忙碌的鄉親們神采奕奕,人在笑,山也在笑……一首希望之歌在山間嘹亮唱響。

水泉村的核桃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