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天水市人大代表、清水縣委書記王振宇,天水市人大代表、清水縣縣長劉天波做客天水在線,就清水縣2009年工作完成情況及2010年工作思路接受專訪。
王振宇、劉天波說,2009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和春季干旱等自然災害的不利影響,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清水縣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戰略機遇,解放思想,真抓實干,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預計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7.9億元 ,較上年增長22.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8億元,較上年增長75.2%;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7100萬元,較上年增長26.42% ;完成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億元,較上年增長30%;糧食總產量達1.4972億公斤,較上年增長2.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0元,較上年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2496元,較上年增長22.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提前兩年超額完成 “十一五”規劃目標,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3項指標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同時,以執政能力建設為核心,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以和諧社會構建為目標,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新成績。經濟建設成效顯著。“三農”工作邁上新臺階。繼續采取整合財政支農資金800萬元、下派技術干部800名的“雙八百”保障措施,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林果、畜牧、經作三大主導產業。全面推進“6431”工程,著力解決農業結構單一、農民增收難度大的問題,新建了一批林果、畜牧、經作等產業基地。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任務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有序進行,養殖龍頭企業健康運營,肉牛大縣建設起步良好,合作經濟組織初顯活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安全飲水、機修梯田、沼氣“一池三改”、整村推進和西部整流域試點扶貧項目有效實施。勞務收入穩中有增,糧食生產創歷史新高。農村綜合改革進一步推進, “三農”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工業經濟發展平穩。加快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積極推進 “2510”新工業經濟增長點培育工程和“10強50戶”重點企業擴稅增效工程,中小企業保持穩步發展。工業園區較好地發揮了產業集聚功能,園區產值占全部工業企業總產值的80%以上。積極申報爭取省級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完成了園區總體規劃和上報審批工作。天河酒業、軒轅紙業、綠盛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生產經營形勢看好,各項指標較去年均有穩定增長。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002萬元,較上年增長30%。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商貿旅游市場進一步繁榮,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建設和遠門果品市場“退市還路”工程順利完工,“家電下鄉”全面啟動實施,外貿創匯有了新突破。市場建設進展順利,非公經濟不斷發展。充分利用省、市“節會”,加大了旅游景區和旅游商品的宣傳推介力度,全力抓了溫泉等各景區景點建設,重視發揮農家樂的作用,旅游綜合收入得到增加。項目和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千方百計爭項目,全力以赴搞建設,項目工作成效明顯。全年落實各類項目資金4.7億元,組織實施重點項目101項,其中續建27項,新建74項。高度重視招商引資,積極組團參加各種節會,加強對外合作交流,與省農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簽訂院(校)縣科技合作協議,與蘭州市安寧區、陜西省楊陵區、寶雞市金臺區締結為友好縣區。全年簽約、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04項,總投資22.26億元,到位資金3.9億元。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交通道路建設不斷推進。積極實施“西部交通大會戰”,金集至郭川、桐林灣至王河、紅堡至太坪通鄉油路全面竣工,桐林灣至松樹左李、稠泥河至遠門、清水至社棠通鄉油路完成路基工程,通達、通暢工程順利實施,產業路建設力度加大。麥積至清水至張川二級公路項目爭取取得重大突破,已經省交通廳同意,正在編制可研報告。縣二級客運汽車站和賈川、松樹、王河3鄉鎮汽車站完成主體工程。天平鐵路清水段建設進展順利。城鎮建設情況良好。進一步盤活城鎮土地資源,加大城區開發建設力度。城區“八大工程”實施順利,舊城拆遷改造積極推進,“五橫四縱”的道路骨架得到完善,泰山路拓寬改造、軒轅大道東擴、外環東路建設等項目竣工交付使用,軒轅大道西延、13號路建設完成年度任務,城區供水改擴建工程啟動實施,城區防水處理工程、水上公園建設、牛頭河景觀橋和翻板壩建設工程完成各項前期工作。建立了住房公積金制度,房地產業持續發展,居民住房條件大為改善。“三城聯創”活動深入開展,省級衛生縣城檢查驗收工作圓滿成功。紅堡、郭川、松樹、王河等鄉鎮小城鎮建設成效明顯。新農村建設和災后重建扎實推進。積極探索新村建設型、舊村改造型、逐步推進型、產業帶動型4種模式,加快新農村建設。完成了永清樊峽、紅堡賈灣等25個村的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紅堡蔡灣、永清蘇屲等第一批4個市級示范村通過市上驗收,百村小巷道硬化工程順利實施,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災后恢復重建實現了“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總體目標,全縣2184戶6144間的農民住房維修加固任務全部完成,8888戶重建戶全部竣工入住 ,教育、衛生、交通等重建項目進展順利,災區群眾生產生活較災前有較大改善。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市民素質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文教衛生系統三項制度改革成果得到鞏固,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與服務體系建設,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效果明顯增強,順利通過全國科技進步縣考核。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保障機制和“兩免一補”政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規范學校管理,教育教學任務不斷提升。衛生事業全面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平穩有序推進,全力開展了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深入開展,鄉鎮計生干部隊伍得到加強,“省級優質服務縣”創建成果不斷鞏固。軒轅故里文化建設取得突破,軒轅文化園區規劃順利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得到加強,民俗文藝節目在省文化博覽交易會、市伏羲文化節上成功演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脫穎而出。清水的文化靈魂、文化品牌和文化形象初步形成。廣播電視等其它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社會建設穩步推進。民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積極推進全民創業,加強統籌城鄉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就業再就業人數增加,城鎮職工養老、失業、工傷、生育、醫療保險制度不斷完善。重視困難居民住房建設,加大殘疾人和貧困群眾生活保障力度,社會救助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在全市率先建立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城鄉低保工作運行規范,五保供養和大病救助得到強化。通過各種措施,較好地解決了城鄉群眾就業、就醫、就學、住房、養老等生活保障問題。社會政治保持穩定。“平安清水” 創建活動取得實效,和諧社區、和諧村鎮建設得到加強,人民武裝、民兵預備役和人防工作常抓不懈,優撫安置政策全面落實,民族宗教工作不斷推進。建立健全預警體系和應急救援、社會動員機制,提高了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大力實施“五五”普法規劃,積極開展依法治縣創建活動。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認真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妥善處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有效解決了企業改制后副科級以上廠長、經理的遺留問題。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切實保障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縣委堅持議大事、抓大事、重落實,注重把握方向,凝聚力量,進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支持人大、政府、政協圍繞大局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深化黨務、政務、村務、校務公開,廣大干部群眾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民主法制建設深入推進。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不斷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廣泛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系列活動,大力弘揚清水精神,切實加強宣傳思想工作。積極實施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鄉鎮、進社區、進機關活動,把各級黨組織的理論武裝工作引向了深入。認真組織實施科學規范和有效監督縣委書記用人行為及差額選拔任用領導干部試點工作,探索形成了動議有規、全程差額、民主擇優的干部選拔新機制。農村、社區、機關、“兩新”組織等基層黨建工作深入開展,公推直選了社區黨支部書記。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不斷加強組織監督、審計監督和群眾監督。堅持用“清水精神”凝聚人心 ,用實績考核干部,憑政績使用干部,各級領導班子形成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局面。全縣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號召力顯著增強,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學習實踐活動扎實有效。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安排部署,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一主題,根據“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強化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加強督促檢查,狠抓任務落實,保證了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成果的鞏固提高和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扎實有效開展。全面開展黨員干部“四聯四促”活動,有效解決了基層群眾的一些具體困難。狠抓體制創新,建立健全了“三農”問題、土地流轉、干部選拔任用和作風建設等方面的20個機制。在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 堅持分類指導,突出行業特色,進一步增強了鄉鎮、村組、“兩新”組織、社區、學校、醫院等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和發展能力。全縣上下將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激發出來的政治熱情和精神力量,用于全力推進跨越式科學發展的實踐中。
王振宇、劉天波說,總的來看,過去的一年,清水縣人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努力化挑戰為機遇,確保了各項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出持續快速發展的喜人局面。在加快發展的實踐中,探索和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一是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進一步更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二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加快發展速度,提高發展質量,創造發展成果,造福全縣人民。三是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最大限度地發展生產力,實現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四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關注民生,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五是必須堅持弘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繼續凝聚力量、艱苦奮斗、真抓實干,形成發展的巨大動力。六是必須堅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加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