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旅游推介詞
清水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故里,秦統一中國的發祥地,古絲綢之路重鎮,西漢名將趙充國的故里。這里是以“清泉四注”而得名的神奇而美麗的地方,是天水生態旅游的后花園,隴上最佳商住旅游城市,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這里有黃帝洗禮圣地湯浴溫泉,有“中國一絕”的龐公玉,有香飄隴上的天河美酒。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全縣境內已發現的各類文化遺存達86處,其中部落遺址43處,古城西遺址6處,古墓葬10余處,古建筑5處,古石刻造像30余通(件),館藏文物9240多件,其中三級以上文物500多件,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8處,旅游景點近30處,省級森林公園2處。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這里世代傳承,經久不衰。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秦先祖嬴非、漢光武帝劉秀、唐始祖李虎、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都曾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歷史足跡,抒寫過古代文明輝煌的艱苦創業史。軒轅谷、古秦亭、宋墓群等珍貴的歷史遺存,無不印證著清水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集中體現在三大文化上:一是軒轅文化:軒轅黃帝時代距今有4700年左右。拒史料記載,清水縣城東七十里的山門鎮白沙村,有一軒轅谷,俗稱三皇溝,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誕生地。清水縣是軒轅故里“史不絕書”《漢書.人名表》、省、市、縣志都有記載,這些史實與成紀為伏羲、女媧生地,寶雞為炎帝生地互相印證,證明了渭河流域是中國古代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二是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體現著史前的馬家窯——齊家文化距今5500年左右,從清水縣永清堡出土古代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考古證明,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已在清水從事農業、工業、狩獵等活動。三是秦國早期文化:清水縣是秦的發祥地之一,周孝王13年,秦族先祖部落首領非子因為周王室牧馬有功,被封為王室附庸,賜以贏姓,邑于秦亭鄉一代,秦亭是清水縣歷史上最早的一個城邑和地名,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統一全國后于688年置邽縣,設秦亭。
另外,在清水縣王河、松樹兩鄉也發現了一些與大地灣屬同時代的文物,由于清水居關中要位,是古絲綢之重鎮,絲綢文化濃厚。還有縣境內發現了眾多藝術品位極高的宋金墓葬群30余座,已集中搬遷了四座,這些墓葬西北罕見,已形成了地下宋(金)墓博物館規模,為研究宋金歷史文化提供了有力證據。
清水更是中國西部獨具生態良好、山清水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的美好地方,森林和草地覆蓋率達45﹪,湯浴溫泉為全國十三大名泉之一,自宋、明以來已屬隴上勝跡,三黃谷森林公園、軒轅谷隘、充國陵園、宋金墓群、龐公仙境皆是隴上名勝,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遍布縣內各處,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人文景觀和獨特的森林觀光為發展我縣旅游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我們立足實際,發揮優勢,以建設天水生態旅游的“后花園”和人文內涵豐富的商住旅游宜居城市為目標,突出軒轅文化建設,注重傳統文化挖掘,打造以軒轅文化為龍頭,以花石崖和溫泉景區開發為重點的旅游產業,加強景點設施建設與管理,加快配套體系建設步伐,推介宣傳強勢品牌,努力開發后續產業,不斷提升了清水旅游產業的層次和水平。各旅游景區點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長足發展,旅游業的關聯帶動作用進一步凸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提高,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齊全,集沐浴度假、森林觀光、自然風情、憑吊考古、尋根問祖及商務旅游等項目并舉的旅游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全縣旅游業以“一心•一軸•六區”為總體框架。“一心”指趙充國文博景區,他不僅是清水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薈萃了清水的文化旅游資源與自然旅游資源,同時又是主要的旅游接待中心。“一軸”指牛頭河風情線,它貫穿清水心臟,從小華山休閑觀光旅游區、趙充國文博旅游區中心穿過,直至三黃谷省級森林公園內的牛頭河源頭,溫泉休閑度假旅游景區、花石崖宗教文化及自然風景區、非子牧馬風景體驗區、石洞山探奇旅游區如小衛星一樣散布于牛頭河風情線上游段東南兩側,可勾勒形成“T”型格局。
位于“關山密林深處”“西北第一熱泉”的溫泉生態景區,曾是“軒轅黃帝洗禮的圣地”,這里以溫泉、森林、山巒、河流為基調,環境幽雅,坡谷披綠,可謂是“藍天、碧水、清山、綠地、溫泉”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作用,每當春天,野丁香遍山綻放,爛漫飄香,置身其間恍若來到世外桃源。被譽為“生命之花” 的鋅元素居國內名泉直冠,通過招商引資,今天的溫泉已發展成為集休閑度假、避暑觀光、體育健身、按摩保健等項目為一體,擁有較高檔次住宿設施和洗浴條件的旅游勝地。建有現代和仿古及歐式相結合的建筑群,停車場、散步小道處處暢通,音樂噴泉隨時觀賞,草坪落院百花齊放,引河水入景觀,小橋流水,讓人盡情享受軒轅故里的文化風情。
位于縣城東南隴東鄉的花石崖自然風景區,固懸崖峭壁、山巖奇峻、多有色彩斑斕之花紋,故稱“花石崖”這里峰巒疊嶂、怪石嶙峋,亂云飛度、翠柏掩映、清泉流水、廟宇參差其間、春花秋果、萬紫千紅,又稱“萬紫山”。花石崖按地形分為“東崖”和“西崖”“東崖”峰巒起伏,石崖重疊,巖壁外傾,峭壁上有一石洞,地勢險峻,洞深莫測,相傳為唐僧西天取經時,孫悟空大戰黃袍怪奎木狼的“黃木狼洞”。西崖壁立千仞,離奇古怪,崖壁巨石上有一淡土黃色石塊,光滑明亮,每當夜幕降臨,皓月當空,其石閃亮發光,宛若明月懸空,故名“月亮崖”。北端山崖隆起,圓頂兀石,形似鳳頭,如鳳臨空,故稱“鳳凰頭”山下東西峽谷、飛流激響。幽靜怡人,小溪三條匯合,故名“三岔口”。所有建筑物都依山取勢,逐臺修建。分為“磨針殿”“大殿院”“玉皇頂”“雷音殿”四大部分,從谷底沿山而上,一塊高約30米巨石平地而起,側崖有近人所寫“補天石”三字。花石崖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景區環境和交通條件近年來大為改善,是觀光的絕好勝地。
位于縣城的趙充國陵園文博景區,這里有古老的文化,秀麗的山水、淳樸的民風,1個國家級,3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位于此,整個景區南北兩山遙相呼應,中間有天然及人工水域。景區主要景點充國陵園由趙充國墓區、碑林區、地下宋墓群博物館三部分組成,其中的宋(金)磚雕彩繪墓,規模宏大,建筑獨特,雕刻精美,彩繪絢麗,工藝精湛,特色鮮明,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成為中國文化長河中的一朵奇葩。整個陵園建筑典雅肅穆,氣勢恢宏,環境幽雅,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是省內外賓客觀光旅游和趙氏族系尋根拜祖的勝地。新建成的標準化博物館,全面展示了清水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使游客可以更進一步了解軒轅故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
三黃谷省級森林公園,位于山門鎮東部,是牛頭河的發源地,有龍潭溝、蘆子灘、軒轅谷、白樺灣、金柳灘五個景點,這里天然林與人工林交相輝映,針葉林與闊葉林縱橫交錯,青山疊翠,草場開闊,森林覆蓋率68﹪,四季常青、草場碧綠平坦、山花爛漫,谷坡松濤陣陣,谷底白樺叢叢,水草豐茂,鳥鳴啁啾,急流深潭,怪石林立。站在頂峰,南望渭河滔滔,北眺萬綠山峰層巒疊嶂,既是天然的“氧吧”,也是森林生態度假旅游的絕佳勝地。
石洞山探奇旅游區,位于山門鎮南部,始建于隋唐,這里因處高山林海區,氣候濕潤而多煙雨,霧靄變換,云天一色,景色蒼然而奇妙,山崖西南有巖洞,洞口當頂懸梯棱形巨石,動而不移,危而不墜,上平下銳,故稱“古洞懸石”。進入幽深的古洞,寒風吹面,夾在石隙中的巨石“啪啪”作響,將墜未墜,令人不寒而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洞外涓涓細流,沿山盤繞流過,正是:
古洞懸石隱深山,霧繞山巒一寺觀。
清風明月鐘聲起,仙境原來在此間。
有巫山之秀,華山之險的小華山休閑觀光旅游區,位于清北、清張公路交匯的紅堡鎮。景區蒼巖綠林,峻嶺雄秀,懸崖突兀,峭壁千仞,山間古樹龍盤,鳥鳴婉轉,景險境幽,可謂山川靈氣,盡聚于此。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有利的自然資源,成為游客返樸歸真、休閑垂釣、享受自然的佳境。
非子牧場風情體驗區,位于百家鄉馮家河村,地處溝茆三角地帶,草原開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集休閑娛樂,草場騎射旅游,考古探悠為主的景區。
朋友們!開放的清水歡迎您!發展的清水需要您。開放、開發中的清水以其寬闊的胸懷和高度的熱情誠邀您前來旅游觀光。我們衷心地希望各位朋友走進清水,了解清水,感知清水,為清水的發展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