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主持召開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專題會議,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涉農項目資金監管、強農惠農政策精神,全面安排部署該縣深化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各項工作任務,會議要求,要切實做好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工作,鞏固好、發展好退耕還林成果。
該縣四大組織全體縣級領導出席會議;18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縣委辦、政府辦、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縣直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劉天波說,清水縣退耕還林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嚴格按照“退耕還林、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十六字方針,把退耕還林作為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重要抓手,作為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切入點,廣泛動員,周密部署,取得了顯著成效。止2006年底,全縣共完成退耕還林25.18萬畝,配套荒山造林35.8萬畝。先后營造生態林47.68萬畝,興建生態經濟林13.3萬畝,初步形成了東、南、西、北、中5條縱橫交錯、輻射全縣的林網帶。實現了“土地蓋被子、農民得票子、發展出路子”的目標,達到了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三贏”的目的,受到了國家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先后被省上列為退耕還林示范縣,獲“全省退耕還林建設先進縣”榮譽,連續4年在全省退耕還林縣的“四率”核查中綜合排名位居第一。
劉天波要求,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和把握這項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到深化整改活動的重要意義,組織農戶按退耕還林作業設計,把退耕還林補植補造作為深化整改的重點來抓,對所有的退耕還林復耕地塊、不達標地塊要認真清理,制定補植補造方案,花大力氣、下大工夫開展補植補造。對補植補造地塊不到位、面積不足、株數不齊,沒有達到補植補造要求的,年終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嚴肅追究相關責任。要建立健全鄉鎮、村、組管護網絡,落實管護責任人,充分發揮退耕農戶的管理主體作用,積極引導他們適時對退耕地尤其是經濟林地進行擴穴培土、松土除草、澆水施肥、割灌修枝、樹干涂白等作業管理。要創造性地推行“戶退戶撫、聯戶互撫、出資代撫”的撫育新模式,不斷加大退耕還林地域內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確保歷年退耕還林工程的社會、經濟和生態三大效益的發揮。

馬越垠要求,各鄉鎮、各相關單位要進一步提高對退耕還林整改工作重大意義的認識,要充分認識到退耕還林整改既是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退耕還林工程健康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上來;要把這次會議精神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確保整改工作有序推進。要進一步加深對退耕還林政策的理解,要切實增強整改工作的信心,要把整改工作同鄉鎮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要熟練掌握整改的方法,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努力把整改工作做好,確保整改工作高質量推進。同時,要抓好退耕還林工程補植補造、糧款兌現、管護、檔案資料和后續產業建設“回頭看”工作,從而不斷推動全縣林業工作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會上,副縣長蔡俊杰組織學習了《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涉農項目資金監管、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的緊急通知》。
會后,還安排了計劃生育工作。

(蔡俊杰組織學習《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涉農項目資金監管、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的緊急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