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又到年末歲首。回眸2011年,軒轅故里—清水大地處處煥發著新的發展活力,讓我們利用網絡,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再現全縣上下奮發拼搏、譜寫華章的壯麗畫卷,展示清水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喜人成就。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清水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進一步弘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求實創新,真抓實干,開創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的新局面,為深入實施“5551”戰略,建設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充滿活力、獨具魅力的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今年,清水縣教育體育工作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強化基礎教育管理,狠抓教育督導和教研教改,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全縣教育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兩基”成果不斷鞏固。今年,清水縣將迎接“國檢”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作為全縣義務教育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統籌安排。及時成立了“兩基”迎“國檢”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迎“國檢”工作動員大會,下發了《清水縣“兩基”迎“國檢”工作實施方案》,與各鄉鎮政府簽訂了目標管理責任書,通過縣有線廣播電視、政府網站、宣傳欄、黑板報、墻體標語、短信等多種宣傳途徑,深入宣傳“兩基”國檢的重要意義。組織召開了全縣“兩基”迎“國檢”工作培訓會,具體指導培訓了“兩基”迎“國檢”學校檔案資料建設工作。整理了《清水縣“兩基”迎“國檢”縣級資料提綱》,各鄉鎮、學區學校認真做好“兩基”建檔工作,配合縣政府對全縣“兩基”工作進行了認真地自查自評,上報了《清水縣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自查總結》,完善了各項工作,為迎接“國檢”奠定了基礎。

貧困生資助力度逐步加大。2011年共為全縣義務教育階段47645名中小學生免除學雜費及提供公用經費2673萬元,共為47645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費提供教科書。為全縣11740人(次)貧困住校生落實寄宿生生活補助571萬元,為縣一中、六中3186人(次)在校高中學生發放資助金239萬元;I措資金26.8萬元為全縣52所中小學53511名在校學生辦理了校方責任保險。共為1361名大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貸款總金額708.9萬元;為1028人次清還本息145.2萬元。

教師隊伍不斷優化。認真落實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校長競聘制和城區學校教師公開選聘制。今年,通過考試、面試和綜合考核公開選聘校長3人,為城區學校選調教師79名。組織各學區、學校、局機關管理干部共193人次完成了教育部主辦的中國教育規劃綱要網絡培訓,組織全縣教育系統在崗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縣人社局組織的公共課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為2010年招聘的51名普通高校畢業生、23名3+2畢業生、12名事業單位招考畢業生,已全部安排農村邊遠的中小學一線崗位任教。同時,在教師隊伍中認真開展了“鑄師魂、強素質、提質量”活動,不斷提高了廣大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本年度教師考核全部在稱職以上,師德考核卡年度完成率達100%。

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繼續開展聯片教研活動,在東片的三鄉鎮五學區在白沙學區開展了小學語文、數學“同課異構”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在白沙農中組織開展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創新與杜朗口“三三六”教學模式應用的交流研討;城區片在永清學區開展了片內學校數學優質課競賽,并進行了“教育教學管理與課堂教學改革”的專題講座,參與活動的教師達到三成以上。先后組織進行了全國初中數學、物理、化學及英語和高中化學等科目的初賽、2011年小學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對成績突出的129名小學生和22名優秀輔導教師進行了表彰獎勵。選送32名中小學教師參加了天水市各類競賽活動,取得了可喜成績,其中1人以全市第一的成績被推薦參加甘肅省的比賽。各學校新課程實施的組織機構已基本健全,制度建設已基本完成,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學生學習過程記錄、模塊教學、模塊考試、學生學分認定、學生成長記錄等一系列工作有序進行。同時,還進一步加大了高中新課程教學的硬件設施建設,改造、建成多媒體教室63個。2011 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線率達16.39%,二本以上上線人數達到426人;初中畢業七科合格率達35.1%;小學畢業雙科合格率達82.72%。

。ǹh三幼)
特殊教育和學前教育發展迅速。加強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積極探索建立縣級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逐年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的入學率,義務教育階段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80.24%。同時,加大學前教育投入,規范辦園行為,積極興辦幼兒園,2011年新建了縣三幼、縣二幼教學樓、白沙鄉湯浴幼兒園、草川鄉中心幼兒園、秦亭鎮第一、第二幼兒園,極大地緩解了幼兒入園難的問題。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全縣學前三年入園率為24.3%。

(縣六中實驗樓)
學校基礎建設不斷改善。新建學校進展順利,縣三幼已全面竣工,招收幼兒200名,于9月底正式開學;縣二幼綜合樓已完成主體工程,正在進行按照、裝飾工程,于年底竣工;遠門中心小學等10所學校,已進入掃尾階段,即將全面竣工。按照《清水縣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結合全縣教育事業發展要求、城市改造規劃和人口分布趨勢,全縣共撤并學校10所,其中獨立初中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改為完全小學1所,完全小學2所,教學點5個,新建幼兒園7所。

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順利通過評估。按照《清水縣創建三類城市語言文字達標評估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進一步落實語言文字工作常態化管理措施,突出中小學校的示范作用,把說普通話、寫規范字作為教師聘任、考核、評優選先的重要內容,作為學校規范化管理、標準化學校、示范性學校評估的重要指標,在全縣開展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功達標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全縣語言文字創建工作。于5月份,全縣創建三類城市語言文字達標工作高規格地通過省、市級評估驗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加強。在全縣中小學廣泛開展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法制教育等活動,使學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加強安全教育與管理,組織各學校開展了安全教育自查、安全事件預防演練活動,并配合有關部門對全縣項目建設學校、寄宿制學校食堂和宿舍衛生管理進行檢查,對校園安全工作隱患進行了拉網式排查,有效遏制了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體育事業健康發展。在城區各中小學進行了乒乓球、田徑、武術等項目的選才工作,組建田徑隊、足球隊、籃球隊、乒乓球隊、武術隊,利用假期、雙休日及每天早晚集中進行強化訓練。先后舉辦了清水縣全民健身“電力杯”乒乓球比賽,清水縣第四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組隊參加了天水市第一屆“籃協杯”男子籃球賽獲得“優秀組織獎”,配合團縣委開展了清水縣慶“五·四”青年登山比賽,協助山門鎮政府舉辦了山門鎮第三屆農民運動會。舉辦了清水縣“慶元旦”干部職工男子籃球比賽和清水縣“昊峰杯”慶元旦籃球邀請賽,有力地促進了全縣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