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又到年末歲首。回眸2011年,軒轅故里—清水大地處處煥發著新的發展活力,讓我們利用網絡,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再現全縣上下奮發拼搏、譜寫華章的壯麗畫卷,展示清水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喜人成就。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清水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進一步弘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求實創新,真抓實干,開創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的新局面,為深入實施“5551”戰略,建設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充滿活力、獨具魅力的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農村建設成績斐然

今年以來,清水縣新農村建設工作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針和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五個一體化的總體要求,以新一輪新農村片帶式建設為依托,以“五新一好”為目標,以“八通六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為載體,整合資金,加大投入,積極建設市級新農村牛頭河流域公路沿線5個示范村,全面推進縣級新農村建設片帶示范點建設,全縣新農村建設進展良好。

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今年以來,清水縣確定了示范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縣三個百分點的目標任務,把發展主導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措施來抓,優先規劃了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推進村春季建園工作。止目前,新栽植核桃13600畝,蘋果3600畝,大櫻桃500畝,種植馬鈴薯3800畝,新建圈舍36座,大棚605座,種植高原夏菜2500畝。主導產業的發展狀大,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預計今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0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6%,特別是市級示范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在3400元以上,年均增幅21.2%以上,分別高于全縣農民年均純收入3.7個百分點以上。

加強基礎設施,全面推進公益事業建設。該縣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優先安排巷道硬化、通村道路建設、沼氣建設、安全飲水等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到示范村實施,并組織新農村辦、交通、建設、發改、財政、扶貧、水利等部門的人員分組進行了詳細規劃,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資金補助計劃。截止目前,已完成村莊巷道硬化15村245條43.3公里,硬化面積21.65萬平方米。新修產業路15條23公里,完成安全飲水入戶9村260戶,完成沼氣建設385眼。

開展“三清五改”,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積極開展了以“清路障、清垃圾、清污泥污水,改水、改路、改廚、改廁、改圈為主要內容的“三清五改”工作,拆除影響巷道硬化的房屋建筑28間366平方米,清除淤泥1180多噸,垃圾3300多噸,柴草糞土300多噸,徹底解決了農村臟亂差現象。同時,進一步加大公路沿線村莊整治力度,把清社公路和莊天二級公路兩側的村莊作為綜合整治的重點范圍,涉及紅堡、永清、白沙、黃門、草川、豐望6鄉鎮31村9044戶41921人,通過采取“拆、粉、整、綠、建”等多種方式加以有效整治,使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更上新臺階。

強化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村民整體素質。積極整合農業陽光工程、扶貧、黨校等培訓資源,采取“專業協會+農民”培訓、現場指導和咨詢、專業專題培訓、訂單培訓、“校企聯辦”等多種形式,逐步打造新型農民教育培訓基地。今年,對鄉鎮380名村干部進行了兩次集中培訓,詳細講解和輔導了新農村建設的有關方針政策、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重點、農業科技知識等主要內容,為搞好新農村建設工作打好了基礎。同時,依托勞務、農業科技等培訓項目,積極開展以果園綜合管理、新特農產品作務技術、養殖技術、動物疫情防治技術和農民轉移就業等方面的各種培訓工作,切實提高了村民的綜合素質。全年共舉辦各種培訓26期,參訓人員達2640(次)。

堅持規劃先行,認真搞好規劃編制。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分步實施”的原則,按照“村莊規劃到行政村、道路規劃到自然村、產業發展規劃到戶、科技及技能培訓到人、具體責任到領導”的“五到”要求,從建設、發改、交通、水利、農牧、林業、扶貧等部門抽調工作人員,組成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組,把10個村的規劃編制與市級示范村建設、巷道硬化規劃工作結合起來,深入現場進行勘測規劃,并邀請老黨員、離任老干部、鄉村致富能人召開座談會,組成評審團進行評審,使每個村的規劃集中了民智、體現了民愿。目前10個村已全面完成產業發展規劃及村莊建設規劃和《推進新一輪新農村建設實施意見》的編制工作。

積極開展社會幫扶,合力共建新農村。注重發揮各級幫建部門的重要作用,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要求,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調配合的良性互動工作機制。建立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和部門幫建制度,對26名縣級領導干部、85個縣直部門和駐清單位確定了10個聯系示范村,使每個示范村至少有一名縣級領導和3-4個幫建部門主抓新農村建設工作。據統計,縣、鄉、村累計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3240.905萬元,其中整合部門資金663.345萬元,群眾自籌2080.69萬元,投勞折資496.87萬元?h直各單位及廣大干部職工為農戶捐助購苗資金42.6萬元、磷肥620噸、馬鈴薯種子18500公斤、地膜915公斤,有力的支持了新農村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