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具滿,男,漢族,中共黨員,2004年開始擔任白沙鄉馬溝村黨支部書記。程具滿任馬溝村黨支部書記之前,由于馬溝村群眾還住在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惡劣的馬家楞干和馬家溝,吃水難、行路難一直困繞著群眾的生產生活,致使祖祖輩輩的生活水深火熱中。近幾年來在他的帶領下,馬村“兩委”班子齊心協力,開拓創新,馬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的生產生活得到了徹底的改善,如今馬溝村各項工作已邁上了新的臺階,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2007年以來馬溝村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先進基礎黨組織、文明村,被市委組織部、縣委評為先進基礎黨組織、五號黨支部。在他任村黨支部書記這幾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組織建設,培養干部隊伍
程具滿常講,村黨支部有沒有凝聚力、戰斗力,村干部在群眾心里有沒有威信,重點在于村兩委班子成員能否搞好團結,在處里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為了搞好團結,他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率先垂范,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做到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干,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程具滿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斗力,團結才能帶領群眾干實事、干好事,不搞個別人說了算,對于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群眾關心的重大事情,要充分尊重群眾的意愿。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有了過硬的班子,才能有高素質的黨員隊伍。作為村黨支部發展的“領頭雁”,程具滿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利用農閑時間抓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和發展黨員工作,切實加強村“兩委”班子成員和黨員的學習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項學習制度,運用多種形式對黨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同時,他還完善了民主集中制為主要內容的黨支部議事規則、工作制度和“兩委”班子工作責任制,協調好“兩委”關系,切實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促進班子整體合力。為了搞好村班子的團結,他還積極開展“兩委”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多次主持“兩委”班子學習、民主生活會,組織開展聯系群眾和村民接待日活動,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制定爭創五好黨支部工作計劃,研究解決創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經濟組織、經濟制度與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同時,依托村上的現代遠程教育,多次組織黨員群眾學習農業科技知識和看一些業余愛好的專題片,為黨員群眾提供了交流平臺和相互學習交流經驗的機會,也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培養了一批鄉土人才和新型農民。為了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他組織黨員和村干部開展了“三雙”活動,增強了黨員干部責任感和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增強了“雙培雙帶”工程的效果。在他的帶領下,馬溝村的基礎黨組織建設明顯加強,2010被列為爭創省級的黨建示范點。
二、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
2007年,馬溝村實施了以蔬菜種植和養殖業為主整村推進項目,他動員組織群眾搭建普通蔬菜大棚380座,配套“一池三改”,每家每戶都新建圈舍,發展生豬養殖。這樣以來,該村以初步形成了以蔬菜和生豬養殖為支柱的產業,但是由于群眾意識低下,嚴重缺乏蔬菜種植的技術和生豬養殖的技術,效益低下,挫敗了群眾發展蔬菜產業和養豬的積極性,面對這種情況,程具滿解民情、擔民優,多方打聽,向縣領導匯報問題,得到了縣領導的支持和關注。2006年,馬溝村于瑞德公司簽訂了訂單農業,同時該村成立了蔬菜協會,形成了“支部+協會+農戶”的種植模式,通過協會邀請專家指導,大大提高了群眾種植蔬菜的科技水平,解決了蔬菜產業的銷路問題。2010年,程具滿鼓勵和支持大學生村官在馬溝村搭建一座冬暖式日光溫室大棚,為群眾提供育苗服務和技術指導,盤活了馬溝村的蔬菜產業。今年該村又搭建冬暖式日光溫室大棚12座,搭建普通蔬菜大棚200座,調整了馬溝村蔬菜產業的結構,積蓄了發展后勁;在該村的生豬養殖上,他帶頭養殖生豬4頭,通過多種途徑學習養殖技術,在組織黨員群眾學習時給群眾傳授經驗和養殖技術,并深入農戶家中查看和詢問豬的長勢,每一季度他都積極聯系鄉獸醫站的同志給該村的群眾搞好防疫。目前,蔬菜產業和生豬養殖已成為馬溝村群眾的鐵桿莊稼和主要的經濟來源,擺脫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束縛的馬溝村群眾。如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過上舒心的好日子,一直是程具滿最大的心愿。他曾說到:“我當村黨支部書記并不想做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只想為全村群眾做一些實事”。目前,馬溝村已發展成為全縣設施蔬菜示范地基,這必將加快全鄉的蔬菜產業建設的進程。
三、依托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農業產業化工程
為把群眾增收致富的核桃產業做大做強,實現產業助農增收,緊緊圍繞實施全縣農業產業化建設 “3331”工程總體部署,程具滿召開了群眾大會,做到了早動員、早宣傳,做好了預留地工作,按照建優質園、科技園、規模園和示范園的目標,堅持嚴把“五關”,即:規劃設計關、責任落實關、苗木調運關、整地栽植關、技術指導關。鄉、村干部群眾與縣上規劃指導人員通力協作,對整個區域進行了整灣、整流域總體規劃,嚴格按一條等高線為軸放線,使整個流域達到橫豎成行,高標準、高質量在西靈山一次性栽植優質核桃3000畝,并引導群眾在核桃地里套種黃豆,確保了核桃的成活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為群眾今后的增收打下了基礎。為加強西靈山果園的管理,程具滿邀請縣果業局技術員,組織全村群眾到西靈山上現場進行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術培訓,極大地提高了群眾建園管護重要性的認識。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和諧、文明新農村
2006年,程具滿帶領村干部,把條件艱苦、吃水難和行路難的馬家楞干和馬家溝兩個自然組99戶統一搬遷到交通便利的川區,徹底改變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完成了幾輩子人都干不成的事。為了豐富群眾的娛樂生活,修建一處文化廣場600平方米,對槐樹組進行了舊村改造,新建圍墻560米,硬化巷道3公里,鋪設彩磚312平方米,栽植綠化樹152株,安裝路燈26盞,新建村級衛生所一處55平方米,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的實際困難。程具滿認識到:雖然現在經濟發展了,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比較單調。在他領導下村上成了秦腔自樂班,還多次舉辦娛樂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廣大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充實了廣大村民的精神生活;程具滿為了讓全的群眾形成良好道德風范,每年組織村內開展“文明戶”、“好婆媳”“十星級黨員”的評選活動,促進村內和諧,減少了鄰里之間的矛盾和糾紛,提高群眾的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為了讓馬溝村保持村容整潔,程具滿組織群眾新建垃圾池8個,并和黨員干部一道制定了村內的衛生清掃制度,實行村干部包區域負責,黨員群眾監督,農戶輪流打掃的方法,做到了一天一掃,三天一打掃,一月一評比,一季一清理,給馬溝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提高群眾生活質量。
程具滿做為一名黨員、一名村黨支部書記,一心一意為群眾謀發展,以自己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信賴,在他的帶領下,馬溝村在短短幾年時間變成了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和諧富裕的市級新農村示范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他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晶瑩的汗水和閃光的足跡,正是他這種情系百姓,甘當卒士,踏踏實實,潛心為民的精神,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取得了今天這樣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