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村聯戶真心實意解民憂 為民富民扎扎實實幫民富
聽民聲 訪民意 集民智 理民事 解民憂 暖民心
—— 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綜述

(2月23日,縣委書記劉天波深入秦亭鎮趙堯村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調研幫扶工作)
全省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清水縣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了《中共甘肅省委關于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意見》,特別是省、市委動員大會召開之后,縣委、縣政府立即組織召開了黨政聯席會議、四大組織會議、常委會議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把思想和行動切實統一到省市的部署和要求上來,在全縣迅速掀起了學習貫徹的熱潮。在積極組織學習,深刻領會精神的基礎上,早動員、早部署、早安排,明確任務,強化措施,各項工作正在扎實有序推進。

(2月25日下午召開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
廣泛宣傳動員,營造濃厚氛圍。一是召開動員大會。2月25日下午,該縣立即組織召開了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縣四大組織全體領導、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人武部政委;縣人大各工委、縣政協各專委負責人;18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縣直及省市駐縣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城區學校、醫院、有關站、所、辦、中心負責人;縣直部門黨委書記;企業代表等220人參加了會議。會上,相關單位和企業負責人作了表態發言。二是制定宣傳方案。縣上召開了專題宣傳工作會議,制定印發了《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宣傳工作方案》,對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宣傳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各級新聞媒體超前謀劃,突出重點,大力宣傳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工作舉措、工作動態。特別是創新宣傳機制,采取入戶教育、田間地頭、文藝引導、集中培訓、實地考察、黨建促進五種模式,突出“八個重點”,即,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和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為重點,以宣傳科普知識、崇尚文明風尚、破除封建迷信為重點,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重點,以宣傳遵紀守法教育為重點,以宣傳思想道德教育為重點,以宣傳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重要意義為重點,以宣傳“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為重點,以宣傳近年來涌現出來的致富典型為重點,全方位多層次開展了宣傳工作。三是加大宣傳力度。縣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集中編發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簡報》。目前,已編發《簡報》31期,印發6000多份,及時反映了省市縣、鄉鎮、各單位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進展動態。縣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及時開展了宣傳報道,全面報道各級各部門開展聯村聯戶進展情況和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積極開展戶外宣傳活動,各鄉鎮在交通主干道、主要街區、村頭巷尾懸掛橫幅120條、大型宣傳牌(5米×9米)15個、建立宣傳碑54個,書寫永久性宣傳標語780條,發放明白卡7.8萬份,使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特別是在《天水日報》發表新聞稿件4篇,縣委書記劉天波理論文章1篇,天水在線、天天天水網等媒體發表稿件20篇。

(2月28日,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在聯系點紅堡鎮西城村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調研幫扶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安排部署。一是組建工作機構。成立了由縣委書記劉天波和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任組長,縣委副書記趙云清任常務副組長,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相關領導任副組長,縣直有關部門為成員的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辦公室內設綜合組、材料組、宣傳組、督查組四個工作組,確定了專門的辦公地點、抽調了5名工作人員、購置了辦公設備、開展日常工作。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都成立了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明確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并確定一名領導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為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健康有序、扎實有效地開展奠定了組織保證。二是制定實施方案。根據市委關于在全省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意見精神,根據我縣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制定印發了《關于在全縣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參與范圍、工作方式和工作措施。提出全縣這次行動要圍繞“七大主要任務”(即宣傳政策、教育農民、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牢牢抓住“八項重點”(即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農村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做好教育農民的工作;做好邊遠山區的農村教育工作;做好貧困村的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強農村社會管理),認真開展“八個行動”(即幫助貧困村制定一個奔小康的發展規劃;培育一個主導產業;組建一個村民信任和滿意的村兩委班子;出一個以上脫貧致富的點子;辦一件以上群眾急需的實事;資助一名以上貧困家庭子女上學;實施一項以上扶貧開發項目;破解一個以上影響社會穩定的難題),務求取得“八大成效”(即貧困戶的致富信心日益增強,脫貧能力日益提升,生活質量日益改善,收入水平日益增長;貧困村的基本條件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干群關系明顯和諧,兩委班子明顯加強;各級干部普遍受教育;農民群眾得實惠; “三農”工作上臺階;基層基礎更牢固;社會事業更協調;加快發展有突破)的總體思路,以全縣260個貧困村為重點,按照每個貧困村特困戶不少于該村總戶數15%的比例,確定聯系特困戶。其中1位省級領導聯系我縣1個貧困村5戶特困戶,5位市級領導聯系5個貧困村33戶特困戶,28位縣級領導聯系28個貧困村140戶特困戶。省直10個單位聯系我縣18個貧困村580戶特困戶,市直40個單位聯系我縣43個貧困村852貧困戶,縣直106個單位和18鄉鎮3797名干部聯系260個貧困村8493戶特困戶,一次確定聯系對象,分期分批進村入戶,保持全年聯系工作不間斷,不實現全面小康不脫鉤。同時制定2012年度工作計劃和目標任務,對幫扶人員進村入戶等工作做了具體安排,明確了時限要求和措施,靠實了工作責任,切實做到了長期有計劃、近期有部署。三是建立工作制度。完善了工作的運行規則。結合我縣具體實際,制定了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工作規則。建立健全了工作臺賬。全縣各單位、各部門對單位所聯系村、干部所聯系戶的基本信息、工作開展等情況做了詳細的記錄,并且建立了檔案,填寫了工作日志,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工作實。建立了信息交流平臺。各部門各單位通過工作簡報、信息快報、建立網站等形式,對行動進展情況進行準確及時的反映,并對本單位發現、總結和提煉的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進行了信息共享,做到了上情下達、下情上達,信息暢通。建立了定期報告工作制度。全面落實了月報告、季調度、年總結制度,對各部門、各單位發現和查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通報和調度工作。特別是2月28日召開了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對近期要抓好的重點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印發了《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近期工作要點》、干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聯系貧困村、貧困戶、民意調查等各種表格,編印了《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六民手冊》,各鄉鎮、各部門、單位結合各自實際,也建立健全了工作機制,有力地促進了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月29日,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阮珠有深入白沙鄉白沙村、馬溝村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調研幫扶工作)
廣泛開展調研,深入村戶幫扶。一是領導帶頭調研。各級領導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深入村戶開展調研,對接聯系對象,與群眾一道研究制定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目前,省政協副主席張津梁,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李美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一兵,市政協副主席竇正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馬忠福,市長助理、市公安局局長呂淙江6名省市領導先后深入我縣聯系村開展了細致的調研,已確定6個貧困村38戶特困戶為各自聯系對象;縣委書記劉天波、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阮珠有、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縣政協主席陳喜祥等28名縣級領導先后深入聯系村,與28個貧困村140戶特困戶進行了對接,對群眾生產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協調解決。二是深入村戶摸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啟動以來,省、市、縣、鄉鎮各級單位及時組織人員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分批有序地組織干部進村入戶,深入聯系村開展調查研究。特別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積極開展“一看二聽三問四理五析”的五步工作法”,全面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進村入戶調研工作。一看:進村入戶,田間地頭實地察看,掌握基本情況;二聽:召開座談會、民情溝通會、民主懇談會,傾聽民聲、掌握民情、了解民意;三問:選擇不同層面、不同對象發放調查問卷表、征求意見表,接待來訪,進一步掌握重點情況;四理:梳理匯總意見建議;五析:組織召開民情分析會,專題分析研究收集到的社情民意。通過深入走訪,準確、客觀、規范地填寫了《清水縣干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貧困村調查表》254份、《清水縣干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貧困戶調查表》8633份、《清水縣干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民意調查表》8633份。截止目前,省委政策研究室等9家單位先后深入我縣開展調研摸底和聯系幫扶工作,全部確定了幫扶戶。武警甘肅總隊與黃門鄉長谷村通過電話對接進行了摸底調查,并確定了幫扶戶。市紀委等28個單位已經下派工作隊員,到聯系村和幫扶戶家中開展了調研摸底和幫扶工作,確定了聯系戶和幫扶戶。其余12個單位都已通過電話,與聯系村進行了對接。縣直106個單位和18鄉鎮3797名干部,全部深入聯系的貧困村開展了調研,與8493戶特困戶進行了對接和幫扶。三是幫助解決困難。各級聯村聯戶干部在調研中了解到,貧困村都存在著主導產業規模不大,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缺技術、缺資金、缺信息、缺辦法,飲水、用電、水利、行路等基礎設施落后,因病致貧,群眾生產生活水平較低等困難和問題,現正在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計劃,認真協調解決問題。截止目前,幫助農戶開展全膜玉米預整地5萬畝,干鮮果基地建設預整地2萬畝,為聯系村和幫扶戶送去各種化肥約1萬噸,儲備農藥9.75噸、地膜723噸、玉米種子108噸,馬鈴薯種子3000多噸、核桃、蘋果苗木100萬余株。特別是農技干部積極開展科技下鄉服務,促進春耕生產專項活動,下派農技干部142人次,實行面對面的傳授,手把手的幫帶,上好了“地頭課”,培訓農民8500人,發放宣傳資料15000份,極大地增強了農戶的積極性。

(3月2日,縣政協主席陳喜祥深入“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聯系點賈川鄉林河村開展調研幫扶工作)
結合工作實際,注重特色創新。一是針對我縣貧困戶多的實際,將原定聯系特困戶數量擴大到縣級干部聯系5戶、科級干部聯系3戶,其他干部聯系2戶,確立了“三訪三聯三幫”的工作方法,對縣級干部、科級干部、一般干部分別確定走訪、聯系和幫扶任務。在縣級干部中,縣四大組織主要領導、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和組織部長每年在全縣隨機走訪100戶、聯系10戶,在包抓鄉(鎮)聯系1個貧困村,幫扶5戶特困戶;縣四大組織其他領導和縣級干部在所包抓鄉鎮走訪100戶,聯系10戶,并聯系1個貧困村,幫扶5戶特困戶。在部門聯系村上,根據部門干部人數確定聯系村。在科級干部中,縣直單位副科級以上干部在本單位聯系的貧困村中,要走訪50戶,聯系10戶,幫扶3戶;一般干部走訪20戶,聯系5戶,幫扶2戶。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要在所轄的行政村開展走訪活動,鄉鎮副科級以上干部要在所包片的行政村開展走訪活動,走訪戶數不能少于100戶,聯系10戶,幫扶3戶;鄉鎮一般干部走訪戶數不能少于200戶,聯系10戶,幫扶2戶。這樣既體現省市精神,又突出自己特色的幫扶思路。同時城區2所高中、2所初級中學、4所小學要確定部分鄉鎮初級中學和中心小學作為聯系點。鄉鎮中學、中心小學要聯系村小學、村教學點。各學校主要負責人幫扶鄉鎮特困教師。縣醫院聯系12個鄉鎮衛生院,中醫院聯系5個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聯系所屬村衛生所。二是建立了“雙聯系”模式,印發了干部聯系村、聯系戶的《民情連心卡》32000余張,實現了一戶一卡,方便了群眾聯系干部。三是制作了清水縣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六民”工作手冊(聽民聲、訪民意、集民智、理民事、解民憂、暖民心),下基層干部人手一冊,對聯系村、幫扶戶的情況進行詳細記錄,確保聯系幫扶活動取得實效。四是實施了“六步走”建檔方式,建立了貧困村和特困戶檔案。全部建檔工作分為“集中整理和動態整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縣鄉兩級對貧困村和特困戶檔案進行統一整理,實現從無到有;第二階段,安排專門人員對檔案根據幫扶情況進行登記,實現動態管理。整個過程中秉著“完整、真實、條理、精煉”的歸檔四項要求,嚴格按照“鑒定、分類、排序、目錄登記、裝訂、建立電子檔案”六個步驟進行操作,既確保了工作質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在幫扶戶的認定上,實行“三審”“一定”“一公開”。三審,即根據前期走訪的情況,貧困村兩委班子、干部群眾就幫扶戶初審。鄉鎮對各村提出的幫扶戶復審。縣扶貧辦對全縣幫扶戶審批。“一定”,即經聯村聯戶領導小組審批后,正式確定幫扶戶。“一公開”,即將最終確定的特困戶在村黨務公開欄中進行公開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確保把最困難的、把最貧窮的納入幫扶對象。六是印發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明白卡78000份,全部發放到農戶和干部手中,進一步擴大了宣傳范圍和效果。

(技術人員走進田間地頭現場為農戶講解果樹定植、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果樹栽培技術和管理知識)
加強督查指導,確保措施落實。堅持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督查工作的重點,研究制定了考核辦法,從組織領導、職責任務、工作措施、工作成效等方面,明確了相應考核指標,將聯系我縣的省市縣鄉單位、干部全部納入考核范圍,考核結果作為單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縣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溝通協調,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加強工作指導,督促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全面落實省市縣安排部署,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3月6日至7日,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牛永禎帶領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督查組,深入各鄉鎮,就當前在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

(在新聞網站、電視臺、手機報開設“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專欄,全面、深入宣傳報道活動開展情況)

(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宣傳牌)

(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宣傳牌)

(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明白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