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實施“十大示范工程”加快農業發展步伐
今年,清水縣嚴格落實中央1號文件提出的“農業生產要依靠科技,農業科技要服務生產”的要求,以科技創新為主線,以創先爭優為動力,以實施“5551”發展戰略為載體,緊緊圍繞“4116”增收富民工程(即:4個“10萬畝工程”,10萬畝林果建設工程、10萬畝地膜增糧工程、10萬畝經作產業種植工程、10萬畝馬鈴薯繁育工程;年凈增肉牛1萬頭;年勞務輸轉6萬人),突出抓好“12111”(即:“一工程、兩突破、一基地、一提升、一加強”)農業工作,著力實施“十大示范工程”,努力實現農業快速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

白沙鄉西靈山萬畝核桃基地
萬畝核桃基地科學發展示范工程。堅持新栽、補植、管理三結合,打造白沙鄉西靈山3萬畝、遠門鄉鐵爐梁鄧溝2萬畝、王河鄉林溝1萬畝三個萬畝核桃基地,積極實施品牌營銷戰略,全面提高果品品質,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示范工程。加快農村危舊房改造,依托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在18鄉鎮111個村實施小巷道硬化、5村人畜飲水、便民橋等示范工程建設,著力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蘇屲肉牛養殖示范園區
畜牧業科學發展示范工程。完善蘇屲肉牛養殖示范園區附屬設施、建公共服務區一處、建隔離觀察場1000平方米;新建太陽良種豬場標準化豬舍18棟5400平方米,年存欄繁育豬500頭、出欄商品豬1萬頭以上;在山門鎮等鄉鎮購進推廣良種能繁母牛3000頭,新建青貯氨化池2萬平方米,發展母牛規模養殖戶1萬戶,完成黃牛改良1萬頭;在黃門種植紫花苜蓿3000畝;宇新牧業建母牛舍5棟、擠奶廳1座、大型沼氣池1座、引進荷斯坦奶牛1500頭、年飼養荷斯坦良種奶牛3000頭,全面實施畜牧業科學發展示范工程,加快畜牧業跨越發展。

紅堡鎮賈灣村城鄉一體化建設
城鄉一體化示范工程。在近幾年傾力實施新農村建設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礎上,抓好白沙鄉白沙村,永清鎮西李溝,紅堡鎮曹豐村、倪徐村、唐楊村3鄉鎮5村道路、排水渠、廣場綠化、村陣地建設等一體化試點村配套建設工程,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

永清鎮溫溝村設施蔬菜大棚建設
標準化蔬菜生產示范工程。在永清鎮泰山廟塬、魏家塬、陳家塬、溫溝,白沙鄉趙溝村,紅堡鎮安坪村,黃門鄉臺子村,流轉土地5000畝,自籌投資1830萬元創建蔬菜標準化示范園,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加大對設施蔬菜的扶持力度,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確保廣大農民能從中真正得到實惠。
白沙鄉整鄉推進試點項目。嚴格按照“統一規劃、突出重點、科學發展”的工作思路,多措并舉,在全鄉統一規劃發展優質核桃15080畝,培訓1500人次。實施鄉村通達工程,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新修村組砂化道路15.6公里,著力改善貧困群眾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黃土高原地區水保綜合治理示范縣建設。依托黃土高原地區水保綜合治理示范縣項目,投資800萬元,其中國家投資600萬元,自籌200萬元,新修梯田1萬畝、田間道路30公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郭川宋川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突出抓好農業節水機制創新,綜合推進工程、機制、農藝、管理節水,總投資58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350萬元,自籌投資235萬元,新建郭川宋川灌溉工程一處,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00畝,促使節水高效農業發展取得突出成效。

永清鎮祝英臺塬全膜穴播小麥示范點
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新建全膜覆蓋雙壟溝播玉米示范基地1萬畝,改造化驗室、建監測站及農機具庫,全面提升旱作農業生產整體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秦源牧業良種雞繁育基地
蛋雞安全養殖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工程。投資1200萬元,以科技養殖園區為依托,引進蛋雞新品種,開展蛋雞安全養殖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在全縣范圍內建成縣鄉村一體化蛋雞安全養殖技術創新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