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之后,清水縣及時組織召開了縣委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會議,傳達學習了會議精神,分析了當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對今后一個時期全縣“雙聯”工作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將著力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集中報道“雙聯”行動開展情況)
一是宣傳引導再加強。進一步擴大社會宣傳,在公路沿線和縣城、鄉鎮駐地、村民集中居住區制作大型宣傳牌,刷寫固定標語、張貼宣傳資料、設立宣傳專欄,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同時,加強新聞宣傳,在縣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開設專欄等形式,跟進報道,及時刊播、發布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有關通訊報道、綜述、言論、評論和相關政策。

二是政策宣講再加強。積極宣講政策,由涉農部門牽頭,幫助村戶理清中央、省、市、縣各級制定的強農惠農政策,確保每戶至少有一名政策明白人。幫助群眾最大程度享受各項強農惠農富農補貼,爭取獎勵扶持資金,擴大政策增收范疇,增強貧困村、特困戶自我發展能力。督促落實政策,圍繞健全完善惠農資金“一冊明、一折統”制度和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低保、農村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規范運行,檢查各項政策到村到戶落實情況。

三是規劃制定再加強。把制定聯系村發展規劃和年度幫聯計劃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認真分析貧困村、特困戶基礎條件和縣、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深入調研,吃透村情,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按照量化目標、細化措施、靠實責任、分步實施的原則,對照全面小康十大指標,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科學全面地制定聯系村發展規劃、年度實施計劃和特困戶增收致富計劃,切實增強幫聯工作的計劃性、前瞻性和系統性。

。▼D女小額擔保貸款扶持農村婦女發展產業致富)
四是產業幫扶再加強。圍繞全縣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實施“4116工程建設”,因村因戶分析增收潛力,宜果則果、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商則商,制定發展規劃,確定致富路子。以幫聯單位為主體,建立產業發展擔保貸款扶持基金,解決農戶發展產業資金短缺問題,到“十二五”末,爭取使每個貧困村至少培育形成1-2個能夠長遠穩定增收的優勢主導產業。

。ㄕ诮ㄔO中的王河鄉李溝村“一事一議”項目)
五是基礎改善再加強。從規劃設計、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方面入手,有效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分步驟盡力幫助村戶解決水、電、路、氣、房和醫、學、文、廣、保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以解民憂、排民急、幫民難為重點,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每年幫辦幾件有利于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好事實事。

(“雙聯”工作組深入社區了解民意)
六是社會管理再加強。加強社情民意調查,及時解決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聽取和反映群眾呼聲,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加大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確保農村和諧穩定。大力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農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努力營造良好文明環境。

。ā半p聯”單位深入聯系鄉鎮對幫扶戶進行養殖技術培訓)
七是教育培訓再加強。一方面,以縣鄉鎮黨校為主陣地,以縣、鄉、村干部為培訓重點,采取專題培訓、舉辦講座、送教下鄉、編印資料、現場指導等各種形式,對幫聯干部進行涉農政策教育培訓,使干部掌握涉農政策法規,拓展“三農”知識,提升指導發展能力。另一方面,以相關職能部門和幫聯單位為主體,以貧困戶為對象,按照群眾的愿望和條件能力,采取基地實踐、典型示范、赴外參觀、集中授課、印發資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勞務轉移培訓、創業技能培訓,確保農戶戶均掌握1-2門實用技術。

(組織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八是基層建設再加強。結合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指導村級黨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健全共青團、婦女、民兵等組織體系,完善“四議兩公開”、村務公開、“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黨員教育培訓等工作制度,努力提升村“兩委”班子工作創新、領導發展、凝聚群眾和維護穩定的能力。加強對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村級活動陣地建設,更好地發揮農村黨員作用。

。ǘ讲旖M及時督察指導“雙聯”活動)
九是督查指導再加強。各級主要領導帶頭深入了解民情、完善幫扶思路、落實幫扶計劃、督查幫聯工作,確保組織措施落實到位。堅持每兩個月組織召開一次“雙聯”工作匯報會,每季度開展一次專項督查,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總結,通報情況,表彰先進,激勵后進。


十是工作謀劃再加強。制定出臺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意見》和《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強對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