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委書記劉天波現場了解李江生養羊產業發展情況)
波爾山羊的養殖為張楊村村民李江生帶來了可觀收入,他也摸索出了一套養羊的好經驗,怎樣繁育更適合在本地養殖、喂什么飼料利于育肥、如何開展疾病防疫降低風險,說起這些技術,李江生頭頭是道。
李江生說,養羊其實不是什么難事,只要知道什么季節容易得哪些病、用哪些藥防疫,就不會造成嚴重損失,四五十只羊每天只需要花三個小時的時間來喂養就足夠了。只要糧食草料充足,一年兩茬羊羔就能賣不少錢。這筆賬李江生算得清清楚楚,2500元左右就能購進一只8個月大的紅頭波爾山羊,一只一個月大的小羊羔就能賣1500元,僅一只羊一年帶來的收入就要3000元,種一茬麥的收入還不如賣一只羊的錢。

(縣委書記劉天波與李江生談心交流)
一茬茬的羊賣出去,一筆筆的錢掙到手,李江生有了更大膽的想法,他把掙錢的目光瞄準了縣內的酒店,如果能養四五百只羊,憑借波爾山羊的好肉質,就敢與酒店簽訂單羊肉,一年掙幾十萬不成問題。但建一座能養幾百只羊的圈舍需要很多錢,加之草料不足,李江生也只是了解了市場行情,擴大規模的事遲遲不敢動手。

(現場協調解決李江生養羊產業發展面臨的難題)
7月13日,縣委書記劉天波深入聯系點張楊村調研。當了解到羊倌李江生因建羊圈困難、飼草緊缺影響擴大規模養殖時,劉天波又一次與李江生促膝交談,幫他出謀劃策,梳理思路,協調落實畜牧產業項目資金和建圈所需磚瓦水泥等物資,并安排縣畜牧局技術人員深入現場幫助規劃設計標準化圈舍,指導防疫工作,解決李江生養羊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一番算賬對比鼓起了李江生做大產業的勇氣,實實在在的幫扶措施消除了羊倌的心頭難題。記者了解到,李江生的標準化羊圈建設已經啟動,目前正在平整場,除建羊圈外,飼草貯存加工區域將一并建成。

(李江生和他的紅頭波爾山羊)
李江生說,做不大養羊產業,帶不好村上的養羊戶,就對不起黨的好政策,對不起這么好的干部。他告訴記者,他的30多只小羊羔都買給了村上的養羊戶做為種養,并且是等到他們發展到第一茬羊羔賣了錢后再給錢。下一步他將聯系從內蒙引進一批個頭大、肉質好的奶山羊進行繁育,為他今后的養羊產業打好基礎。由于內蒙奶山羊產毛多,賣羊毛的錢就能解決飼草緊缺的困難。

(畜牧局技術人員幫助李江生規劃標準化養羊圈舍)

(畜牧局技術人員幫助李江生規劃標準化養羊圈舍)

(李江生的紅頭波爾山羊)

(李江生的紅頭波爾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