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水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入實施“5551”戰略和努力建設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為抓手,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力拼搏,扎實工作,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進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為了進一步宣傳推介清水,提高清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春節期間,清水縣推出“軒轅故里”、“充國故里”、“上邽古城”、“軒轅文化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溫泉之鄉”、“最佳宜居宜游城市”、“省級文明縣城、衛生縣城、平安縣城”、“全省核桃大縣”、“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十大名片予以重點宣傳,為建設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開創清水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新局面營造濃厚的宣傳輿論氛圍。
清水縣十大名片之八:中國溫泉之鄉

說起溫泉養生,不得不說清水的溫泉。錯落有致的溫泉度假村比鄰在山間,與山水自成一體,莊重中透著靈氣,綠野里顯現尊華,氣勢宏偉,超凡脫俗。約上親朋來清水體驗一趟溫泉養生之旅,與好友品品茶、看看景,心似浮云般悠閑、悠然,既養生,又休閑。

清水溫泉位于距清水縣城東8公里處的湯浴河畔。這里山高谷深,滿坡披綠,花香鳥語,溪水潺潺,環境十分幽靜。
相傳這里原建有龍神廟一座,廟前有溫、寒二泉。自古以來當地人民視為“神水”,紛紛前來洗浴治病。今廟宇已毀,現存溫泉石碑兩通。一通為詩碑,刻于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詩曰:“水性原皆冷,此泉何獨溫?天留千載澤,池貯四時春。善洗身心兵病,蒸銷眼耳塵。好乘天際馬,灑鬣暖吳民。”另一通為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所刻,內容除贊美溫泉外,還記述了溫泉龍神廟的擴建情況。從明代詩碑可見,溫泉在明代是隴上勝跡之一,列為清水八景之中。清水依托獨特地理孕育出獨特的山水溫泉,滋養出獨特的溫泉文化,2012年11月被國土資源部正式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稱號,這也是甘肅首個被評為“中國溫泉之鄉”的地區。

清水縣地熱資源豐富,溫泉水為渭河谷地斷裂層上的高熱礦泉水,水溫達53.5℃,24小時涌水量576噸,水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礦物質及鋰、鍺、硅、硼、鍶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被譽為“生命之花”的鋅含量居全國第一,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

近年來,清水縣把溫泉作為發展旅游業的“龍頭”,制定了《清水溫泉生態旅游景區規劃》和一系列開發優惠政策,通過招商引資,累計投資1.66億元,建成了溫泉森林公園和清水溫泉度假村、湯浴溫泉、玉泉訓練基地3家旅游接待中心,初步形成了集沐浴療養、休閑度假、避暑觀光、體育健身、公務會議為一體的溫泉生態旅游景區,年接待游客達38.2萬人次,實現旅游產值5755.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