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夢】
三尺講臺上的助夢人
清水縣第六中學 宋 斌

三尺講臺,一支粉筆,這曾是我的夢想,如今,也成為了我的事業。今天的自己,站在三尺講臺,面對純真可愛的學生,講述著精心準備的新課,訴說著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我的心中感到無比欣慰,我為有這樣一群學生而驕傲,也為能成為他們的助夢人而自豪。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自從進入校園的第一天起,他們就為自己播下了夢想的種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心智的成熟,夢想的小樹一天天成長著,年輪一年年清晰著,樹干一天天茁壯著。而能幫助他們施肥澆水、修枝打杈的人,就是老師。
我在孩子的助夢路上已經走過了六年,時間雖短,但并不輕松順暢。我所在的學校,鄉下孩子居多,農村孩子的夢想就像父母所種的莊稼那樣平凡、樸實——考一所大學,為自己謀求出路,為父母減輕負擔,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乍聽著覺得這樣的愿望太稀松平常,太沒有豪情壯志了,但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加,人生閱歷的豐富,我倍感肩負的責任之大,使命之重。
十六七孩子的心如夏日的天空,一天數變,夢如月亮,一會兒圓,一會兒缺,一會兒盈,一會兒虧。要幫助孩子樹立堅定的信念,就必須化解他們心中的凍土,撥開頭頂的云霧,擦拭眼中的塵埃,消除胸中的浮躁。阿基米德說:給你一支杠桿,你就會用它撬起整個地球。我終于找到了幫孩子助夢的杠桿——談心,與學生交朋友。
我鼓勵學生:“人生如船,夢想是帆,人活著須有夢想。有夢想,學習就有目標、有動力,就能創造奇跡;沒有夢想的人是可悲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不僅要善于播種夢想,還要勇于實現夢想,每個人實現了自己的小夢,國家就實現了大夢——中國夢。讓我們記住習總書記的話:‘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現夢想,從當下做起,從點滴做起。”
幫助學生追夢,圓夢也成就了自己的夢想,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從事工作六年來,我取得的成績也不斷刷新,多次被評為我校優秀教育工作者。我終于明白那些心有夢想的人為何至死不渝,不改初衷去追夢,原來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不僅實現了人生價值,也愉悅了精神,陶冶了情操,獲得了審美享受,那種寧靜致遠的體味遠不是寶馬、豪宅所能比擬的。尤其是秋高氣爽、黃花滿地時,坐在永遠純真、永遠青春的一群孩子面前,吟詠陶淵明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與恬淡;或者是風高月明之夜,置身于一幫鮮活水靈的學生當中,品嘗李太白那“五花馬,千斤裘,呼兒將去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灑脫與狂放……何等瀟灑自如,悠哉游哉!
追夢遙遠,但更充實;助夢艱辛,但更快樂。助他人美夢成真,做一個幸福的擺渡者吧!狂風暴雨,雷電交加時,鼓勵他們壯壯膽子;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時,叮囑他們及時把握;溝壑縱橫,險山惡水時,引導他們正確排險;一馬平川,風光坦途時,催促他們不要沉迷。
平凡的崗位,不平凡是事業,助人圓夢也是我的夢,我的中國夢,三尺講臺也能讓夢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