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堡中心衛生院中醫館)
今年以來,清水縣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狠抓作風建設,全力推進衛生事業發展,為廣大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參合農民持惠農新農合“一卡通”就診)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規范運行。自2007年清水縣啟動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以來,該縣不斷探索改進新農合運行體制,簡化患者報銷手續,保障新農合各項工作平穩規范運行。2013年參合278353人,參合率為95.18%,收繳參合金1391.765萬元。

(隴東鄉衛生院開展健康檢查)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進一步擴展。在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檔案的同時,切實做好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老年人保健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并按期上門隨訪,指導其規范、合理用藥,為65歲以上老人進行健康體檢。全縣共有25.8萬人次接受了健康教育。開展了兩輪脊灰疫苗補充免疫活動和一次麻疹系列疫苗免疫活動,接種率分別為98.13%、98.71%和 99.10%。加強兩個系統化管理工作,孕產婦、兒童系統化管理率分別98.18%、98.73%;全縣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2164人次,篩查率為96.09%;開展婚前醫學檢查535對,婚檢率81.06%。

(村醫正在通讀卡器和新農合“一卡通”結算就診費)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全縣20個鄉鎮衛生院和260個村衛生室已啟動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行藥物零差率銷售。鄉鎮衛生院全部在甘肅省藥品網上集中采購平臺統一采購藥品,實現了藥品的配送、供應和價格的統一。

(省衛生廳調研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在清水召開座談會)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2011年,清水縣人民醫院被省、市確定為全省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醫院,已建立健全了基本藥物優先合理使用制度,基本藥物共438種,使用率達90%,門診費用由原來的86.03元降至81.36元/(人次),降低了5%,平均住院費用由原來的3100元降至2814.5元,降低9%。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后縣人民醫院門診量增加近4萬人次/年,住院病人增加2000余人次/年,有效緩解了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

(清水縣中醫院中醫大夫臨床交流探討針灸技術)
中醫藥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縣中醫院通過了二級乙等中醫醫院的評審,縣人民醫院強化了中醫科建設,縣疾控中心、婦保站成立了中醫股室,衛生監督所成立了中醫監督股。隴東、紅堡、草川等鄉鎮衛生院相繼建起了中醫館,并創辦了中醫文化長廊,中醫推拿、按摩、理療、針灸、艾炙、拔罐、頸腰椎牽引、“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等中醫適宜技術得到了全面開展。

食品安全和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全縣醫療機構進行了全面的監督檢查,對轄區171家公共場所進行經常性衛生監督檢查,重點對公共場所經營單位的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管理、消毒設施的配備和使用等情況、衛生管理制度建立情況、從業人員個人衛生等方面進行檢查,監督覆蓋率達到100%。

(白沙鄉衛生院)
醫療衛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該縣依托縣婦幼保健院、新建中醫院建設項目,實施縣人民醫院的整體搬遷,完成白駝、金集、遠門、黃門等衛生院改擴建項目和“120”急救中心項目建設。積極爭取2013鄉鎮衛生院周轉宿舍建設項目。

(黃門鄉下成村村衛生室 村醫正在給村民進行刮痧理療)

(白駝衛生院中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