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訪轄區住戶征求意見建議)
連日來,清水縣永清鎮西關社區工作人員攜帶《民情走訪手冊》忙碌在轄區的各個角落。他們主動上門了解居民困難,積極俯身解決群眾問題。對查擺出的“四風”問題和征詢到的意見建議,堅持便血邊查邊改,立行立改,及時上門為群眾服務,努力為住戶解決實際困難,贏得了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在扎實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的同時,使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召開“懇談會”征求意見建議。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西關社區就社區“兩委”班子成員的四風方面、教育實踐活動方面、工作方面和其他需要反映的方面和問題4個方面廣泛開展征求意見建議。經過兩次召開懇談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共梳理意見32條,即知即改14條,正在解決7條,需要上級部門解決11條。對所征求來的意見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即知即改,還依托民情流水線工程和入戶大走訪社區特組織開展“三聯三訪三送”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真正實現與居民零距離接觸。

深入開展“民情走訪”活動。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西關社區始終堅持“開門搞活動、主動找問題”,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在深入走訪中察民情、知民意、幫民困、解民憂,在知掌民情中廣開言路、開門納諫,虛心聽取居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一是建立推行“五必訪”制度。要求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班子成員每人每周至少走訪10戶,社區一般干部和協管人員每人每周至少走訪5戶,并堅持做到“五必訪”,即老黨員、困難黨員必訪;高齡、獨居、空巢、多病老人必訪;因災因病致貧居民必訪;傷殘軍人、殘疾人必訪;有社區不良記錄人員必訪。二是推廣走訪記錄。為提高入戶走訪效率,規范工作標準,確保走訪取得實效。在走訪過程中,做到“一戶一張記錄單”,記錄內容除基本信息外,特別關注高齡、獨居、空巢、多病老人以及殘疾、低保、失業等生活困難家庭,詳細準確記錄他們反映的真實意見建議和實際困難與問題,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或多次回訪,并由被訪人簽字確認,每周最后一個工作日對本周內走訪收集到的意見建議、民情訴求等各類信息進行統一分類匯總,詳細制定整改推進計劃,明確整改措施、完成時限和責任人員,認真抓好邊查邊改、即知即改工作,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建立“民情走訪”例會制度。每月至少召開兩次“民情走訪”工作會,及時、全面、準確掌握居民反映的新情況、新問題和合理化建議,集中研究解決的辦法和措施,交流探討民情走訪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便開展有針對性的上門服務和宣傳教育,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轉變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管理”和“民情走訪”活動,有效解決了社區管理服務不到位的問題。四是發放“民情連心卡”和“便民服務卡”。走訪過程中,工作人員還為社區住戶發放并詳細說明自制的“民情連心卡”和“便民服務卡”,卡片印制了辦公電話、黨建、民政低保、養老保險、計劃生育、房管業務、社區QQ群以及公安、消防、電力、衛生等服務電話,將便民服務延伸到了社區住戶最末端,為轄區群眾提供了極大方便。

全面開展“四項便民服務”。為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西關社區嚴格按照服務居民“零距離、零障礙、零差錯”的標準和要求,全面推行“四項便民服務”措施,進一步完善便民服務制度,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時間,增設服務窗口,切實提高了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一是開展一站便捷式服務。嚴格社區工作人員全員集中辦公和全天坐班制度,將便民服務流程公示上墻,集中時間和人員提供一站式代辦服務。二是開展網格覆蓋式服務。公開每名網格管理員聯系方式,居民有困難隨時聯絡,形成網格管理員代跑代辦居民事務和不能辦理的反饋給社區辦理的兩極服務模式,同時一網格設立一個意見箱,促進民情民意反饋常態化,并建立臺賬,實行一整改一銷號。三是開展組團立體式服務。根據黨組織自身優勢和社區報到黨員的個人特長,選擇認領項目和崗位,組建志愿服務小分隊,每季度最后一周固定一天,集中力量深入居民院落開展形式多樣的上門服務,集合多方優勢,解決社區自身不能處理的難題。四是開展居民互助式服務。按照“社區引導、居民參與”模式,以小區為單位,由熱心公益事業的居民牽頭,成立社區居民互助組織,開展扶貧濟困、政策宣傳、衛生整治、處突應急、健身文娛、矛盾調處等互助服務。

(發放“民情連心卡”和“便民服務卡”)
積極推行“網格化管理”。西關社區把轄區內原來的8個大網格,劃分為41個小網格,每個網格由社區黨支部成員、居委會班子成員、社區工作人員、公益性崗位人員、無職業黨員和轄區在職黨員中的一名擔任管理員,以法制宣傳、治安巡邏、環境保潔等“大聯勤”服務活動為重點,全面承擔網格內聯系群眾、掌握民情、改善民生、解決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等職責,為群眾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服務。同時,組建了由社區工作人員、公益性崗位人員和老黨員組成的“保障居民安全志愿者巡邏隊”,重點針對舊小區、背街小巷道、密集樓群院落等,堅持天天開展巡邏防范,切實發揮了巡防員的“先鋒隊、貼心人、宣傳員、守護神”作用,進一步加強社區治安防范工作,確保了轄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轄區居民營造了平安和諧的宜居環境。
通過召開懇談會征求意見,開展“民情走訪”活動、“四項便民服務”、“網格化管理”等一系列便民服務,真正使社區這個“小窗口”實現了“大服務”。

(召開懇談會征求意見建議)

(組織社區住戶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