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深入清社公路豐望段和草豐路,檢查指導清社公路水毀路段災后重建工作和草豐路建設進展情況,縣交通局、豐望鄉、草川鄉主要負責人陪同檢查。

劉天波一行實地查看并詳細了解了清社公路水毀路段災后重建情況和草豐路建設情況。要求縣交通部門和各相關鄉鎮要牢固樹立“大路大富、小路小富、無路不富”的交通發展理念,加強協調配合,嚴把道路建設工程質量,抓好草豐路建設和清社公路災后重建工作,全力建設生命通道輔助線,加快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同時要做好治水排水、路基夯實、鋪沙硬化、擋墻修筑、彎道拓寬等工作,要因地制宜,在村莊過境段要做好村莊安全防護措施、通村支線、村莊供水及排水等工程,確保村莊群眾出行通暢、用水方便;在易滑坡、水路不暢等地段,要注重做好治水排水工作,加強水利排水設施建設,確保道路排水暢通,防止多雨天水毀道路阻塞交通;在彎道路段,要積極借鑒先進做法和經驗,加寬彎道路面,確保交通暢通和安全。

(草豐路)
草豐公路是全市實施的災后恢復重建項目之一,是清水、張川兩縣通往天水的重要生命輔助通道和應急搶險通道。路線全長27.5公里,其中清水境內長20公里(主線16.8公里、豐望支線3.2公里),主線起點與清社路K14+500公里處相接,途經清水縣草川鋪鄉九龍村、火石村,豐望鄉紅灣村、磨上咀村、徐山村、付崖村、邢來村、高河村,麥積區社棠鎮步溝村、向陽村,終點與省道莊天二級公路相接。全線按照三級公路標準修建,設計時速30公里/小時,路基寬10.5米、路面寬8.5米,兩側土路肩寬各1.0米,路面結構為20厘米砂礫路面。至目前,全線共完成土方75萬立方米、路基16.86公里、涵洞58道812延米、土邊溝16.86公里、漿砌邊溝760米、擋土墻800米6400立方米,鋪筑砂礫路面15.8公里,主要工程量已基本完成。

(清社公路災后重建現場)
清社公路是清水、張川兩縣的“南出口”。受去年“6•19”以來持續暴洪和“7•22”岷縣漳縣地震的疊加影響,全線多處路段水毀嚴重,致使“南出口”癱瘓,沿線群眾生產生活嚴重受阻。為使該路盡快修復通行,清水縣委、縣政府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及時編制水毀搶修方案,廣大干部群眾和市交通運輸局搶險救災工作組全力展開搶修。至目前,完成漿砌片石擋土墻7600立方米、混凝土擋土墻120米510立方米、土方2.92萬立方米,清理塌方3.06萬立方米。

(草豐路建設現場)

(草豐路)

(草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