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農戶 聽民聲 解民困 理民事
——清水縣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紀實
甘肅日報記者 牛彥君 通訊員 劉 華

(清水縣委主要負責同志深入秦亭鎮店子村代堡自然村調研,向青年農民征詢對縣委班子及個人的意見建議。 本報通訊員 樊 馗)

(清水縣白沙鄉白沙村小巷道正在進行硬化,困擾群眾的出行難問題即將得到解決。 本報通訊員 王同堂)
“群眾為我找問題,我為群眾解難題。”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清水縣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以深化學習筑牢思想基礎,以聚焦“四風”廣征意見找準查實問題,以即知即改解決群眾關切取信于民,贏得群眾的肯定和好評。
清水縣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認真謀劃、精心組織、深入開展,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好轉,全縣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接受了一場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禮。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清水縣安排部署并組織開展“雙千”干部入農戶、聽民聲、解民困、理民事活動,每兩個月集中15天開展一次,共組織全縣996名科級干部和1600名黨員干部深入260個行政村,做好八項實際工作,即切實征求一批意見、進行一次宣講、公開一批村務、開展一次環境整治、慰問一戶困難群眾、解決一個信訪問題、幫辦一件民生實事、撰寫一篇調研報告。正如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所說:“干部與農村群眾零距離接觸,基層一線成了黨員干部的練兵場。”
深化學習教育 筑牢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學習教育是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是筑牢黨員干部思想防線的有效途徑。清水縣堅持把學習教育貫穿活動始終,創新方式方法、豐富學習內容、深化學習效果,力爭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上行下效,行勝于言。縣委認真履行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責任,縣四大班子領導既當組織者、又當參與者,真正把自己擺進去,從自身抓起,帶頭深入學習、帶頭聽取意見、帶頭交心談心、帶頭進行整改,同時經常深入鄉鎮單位、村組社區進行宣講輔導和督促指導,推動形成以上率下、上行下效、齊頭并進的生動局面。
自活動開展以來,清水縣始終堅持把學習教育作為重點來抓,緊緊圍繞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必讀篇目,緊扣“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群眾路線、堅決改進作風”三個關鍵,積極探索并全面推行“三四九”學習模式,進一步堅定了全體黨員的理想信念,增強了貫徹群眾路線的自覺性。
三個載體嚴格學習設計。一是編制了《清水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知識明白卡》,摘錄了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點內容,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熟記;二是列出了一份詳實的學習目錄,包含必讀和選讀篇目、相關圖書和教育片,針對農村黨員文化水平低的實際,還對重點內容進行了摘編整理;三是編制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手冊》,對教育實踐活動的要點進行深入淺出的解釋,做到人手一冊。
四項教育突出學習目標。一是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在學習內容上,重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焦裕祿精神、《黨章》和規定的必讀篇目進行學習,進一步堅定了廣大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二是強化黨風黨紀教育,認真組織學習《廉政準則》、中央八項規定等黨規黨紀,嚴格遵守黨的紀律。三是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教育,在農村黨員群眾中開展了感恩教育,切實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四是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講道德、講文明、重品行、作表率、樹新風。
在強化學習效果方面,清水縣有九種模式:抓住重點集中學、領導干部帶頭學、圍繞重點交流學、理論宣講輔導學、正面典型引導學、反面典型警示學、參觀考察現場學、分門別類指導學、培訓測試鞏固學。
至目前,縣四大班子領導開展宣講都在8次以上,縣委主要領導開展專題宣讀輔導16次。4月8日至10日,清水縣還舉辦了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對179個鄉鎮、機關、事業單位、260個行政村、5個社區和82個“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進行了專題培訓,進一步提高了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6月4日,清水縣對全縣18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和縣直各部門(單位)黨政主要領導開展了一次閉卷式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理論知識考試,及時檢驗學習效果,達到以考促學、以考風促學風、以學風促作風的目的,讓黨的群眾路線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不斷入腦入心。
開門廣納諍言 傾聽群眾呼聲
干部作風怎么樣,群眾看得最清楚,最有發言權。清水縣委本著愿意聽取意見、能夠聽到意見、真正聽進意見的誠懇態度,采取多種措施和途徑,讓群眾愿提、敢提、真提意見。
為了切實找準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存在的問題,清水縣按照邊學邊查、邊查邊改的要求,推行了“一帶五征”的模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即突出領導帶頭、做到“五個必征”(干部意見發函征、老同志意見上門征、基層意見蹲點征、黨外意見專題征、熱點意見隨時征)。至目前,全縣鄉鎮、部門單位、村(社區)、“兩新”組織共征集意見建議57085條,經梳理歸納,涉及“四風”方面問題共5203條。
縣級領導帶頭征求意見。為了突出征求意見的準確性,縣級黨員干部還結合調研、開展雙聯行動和千名科級干部下基層活動,對雙聯點的群眾逐戶上門征求意見,真正做到全覆蓋,確保真正聽到來自基層的真實聲音。同時,還陸續通過分層次召開座談會、上門征求等方式,廣泛征求了老干部、“兩代表一委員”及部門、鄉鎮的意見建議。目前,縣四大班子累計征求到意見建議6057條,經梳理歸納,涉及“四風”方面問題共1054條。
多形式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和村、社區采取發放征求意見表、座談交流、來信來訪、網民留言等多種渠道,從干部職工、離退休老同志、工作和服務對象、普通群眾、下級單位、上級機關等多個方面,在盡可能廣的范圍內聽取意見建議,保證征求到的意見建議既有全面性,又有代表性。
以誠心換取真實意見。圍繞基層群眾“心存顧慮不敢提”“提了白提不愿提”的情況,耐心解釋,反復動員,打消群眾心中的顧慮。針對部分群眾“情況不熟不會提”的實際情況,對黨政領導班子、機關事業單位、“兩新”組織、村(社區)的不同“四風”表現形式,分類制定了四個“四風”問題意見征求表,幫助干部群眾更加準確地提出意見建議。
準確查找“四風”問題。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清水縣在各級黨組織中開展“畫像”工作,由縣級、科級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針對“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體檢”和征求到的意見建議,認真查找班子和個人在“四風”方面的主要表現。近期,全縣各級黨組織對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征求到的意見建議以及督導組反饋的意見建議進行了全面匯總,認真分類歸納、梳理,撰寫了“問題”材料。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四風”問題梳理情況材料由縣委督導組、縣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縣級干部三級嚴格把關審核。至目前,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四風”問題梳理情況材料由縣委督導組、縣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審核結束,每個單位“四風”問題修改都在5次以上,部分單位達到10多次,切實做到把問題找準。
堅持即知即改 解決突出問題
干得好不好,群眾看得見,滿意不滿意,群眾說了算。治頑癥下猛藥,改作風出重拳,清水縣堅持把整改落實貫穿教育實踐活動始終,做到邊學邊改、邊查邊改、立行立改、早改真改,以整改落實的實際行動讓群眾看到變化、見到實效。
哪種方法有效,就采取哪種方法;什么方法最受群眾歡迎,就采取什么方法。為了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著力解決群眾所需、所急、所盼的問題,推動雙聯行動和千名科級干部下基層活動扎實開展,清水縣組織996名科級干部和1600名黨員干部,開展了“458”入農戶、聽民聲、解民困、理民事聯村聯戶活動。
“4”即充分發揮縣級黨員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聯村干部的表率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5”即充分調動黨員、干部、致富能人、產業大戶、先鋒模范在改進作風、服務群眾、推進發展方面的五層引導示范;“8”即完成8項具體工作任務:征求一批意見、進行一次宣講、公開一批村務、開展一次環境整治、慰問一個困難戶、解決一個信訪問題、幫辦一件民生實事、撰寫一篇調研報告。
“458”活動每兩個月之內集中15天時間開展一次,共開展三次。為加強領導,縣上成立了18個工作組,由分管縣級領導負責。至目前,累計召開村“兩委”班子座談會360次、黨員會485次、群眾會673次,發放征求意見表3萬多份,共征求到各類意見建議12698條。260個行政村全部完成了專題輔導、觀看專題片、上黨課三項工作。村務公開事項達320條。幫助清理村間道路231條358.1公里,清理水渠123條6.7萬米,修建簡易垃圾池216個,開挖簡易垃圾填埋點295個,清運垃圾874.5噸,拆除違章建筑76處135間162.5平方米。下基層干部慰問困難群眾2203戶,送去慰問金11.78萬元,捐贈大米395袋、面粉35袋、清油420桶、化肥436袋,捐贈物資折合人民幣27.49萬元。排查矛盾隱患45起,化解41起,化解率達到91.1%。對全縣排摸出的35件縣領導包案已化解12件,涉及鄉鎮的28件積案已化解10件。各單位幫助聯系村修建梯田、硬化整修道路、建設村陣地、蔬菜大棚,解決吃水難、行路難、致富難等實事,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干部入農戶后,解決了不少實際困難。”清水縣永清鎮張揚村村民黨隨弟掰著手指告訴記者,“以前是盤山土路,現在成了水泥路,多大的日頭和雨水都不怕了;院墻翻修了,核心價值觀的圖畫上墻了,不僅美觀,還讓大伙兒易學易懂;太陽能路燈也安上了……”不久前,縣委辦入戶干部職工得知因水泵損壞,張揚村村民近10天沒水吃的情況后,捐款6800元,積極協調縣水務局安裝隊維修,解決了這一困難。
可以說,清水縣堅持問題導向,對查找出的問題不等不拖、立說立行、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在解決“四風”問題上取得了初步成效。至目前已征集到即知即改問題3091條,針對每條意見建議和問題,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整改計劃,至目前已有2249個問題得到改正。
清水縣在全縣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開展了公開承諾活動,由各單位主要領導圍繞方便群眾、服務群眾、幫辦實事在媒體上進行了公開承諾。至目前,縣四大班子帶頭公開承諾整改事項248個,45個縣直部門、單位公開承諾整改事項988個,鄉鎮、村(社區)公開承諾整改事項1055個。
精簡辦事程序 優化服務效果
清水縣還把精簡審批項目、優化辦事流程、減少服務環節作為即知即改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各相關部門對各自負責的審批項目和服務事項進行了認真梳理,本著能減則減的原則,對審批項目進行了全面清理簡化,對服務流程、環節和辦事所需資料、承諾辦結時間等內容明確后,在各單位窗口醒目位置進行公示。縣委高度重視精減收費項目、優化辦事流程、減少服務環節工作,在縣委常委會上進行了專題研究。為抓好公開承諾事項的落實,清水縣還編制印發了《利民便民手冊》,對各單位精減的審批項目、減少的辦事環節、減免的收費項目逐項進行了明確。通過印制發放《利民便民手冊》,一是督促、推動各鄉鎮、部門、單位落實承諾事項,認真踐諾;二是充分發揮辦事指南作用,方便了群眾辦事;三是使群眾更好地發揮監督作用,督促公開承諾事項的落實。至目前,30個縣直部門累計精減審批項目52項,精減服務環節163項,取消收費項目16項,使群眾切實感受到了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變化和效果。
清水縣在把黨員領導干部和與群眾密切相關的窗口服務行業、執法單位作為重點的同時,也把城市管理協管員、環衛工人、社區服務人員等公益性崗位人員以及公交司機、醫院護士等一并納入教育實踐活動之中,著力加強管理教育,規范工作行為,實現了教育實踐活動“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