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項集中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清水縣緊密結合縣情實際,進一步細化整治任務,突出工作重點,強化推進措施,做到了“六個實現”,集中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創新維權機制,實現民工工資零拖欠。大力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設立24小時值班電話,開通農民工投訴舉報“綠色通道”,暢通農民工維權渠道,縣勞動保障監察中隊組織工作人員組成執法檢查組,深入縣域內68個用工單位,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各用人單位為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采取的具體措施、建立工資支付監控制度、工資保證金制度、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制度建設、用人單位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等情況。至目前,共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5起,涉及農民工211人,追回發放農民工工資73.94萬元。

健全服務體系,實現為民服務不缺位。大力整治窗口單位服務缺位問題,緊盯重要部位和關鍵環節,組建專門力量,對縣政府政務大廳、18鄉鎮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260個村級村民事務代辦點等便民服務體系運行情況,以及在《便民服務手冊》中向群眾公開承諾精簡的35項審批事項、優化的131項服務流程、降低的24項收費標準執行情況開展專項督查,督促窗口單位做到了及時服務、高效服務。至目前,對交通局、住建局等18個縣直單位優化辦事流程、窗口服務情況以及黃門鄉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村民事務代辦點等服務平臺建設情況進行了督查,對發現的個別鄉鎮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因人員緊張、服務人員打掃衛生造成的短暫空崗等問題,責成加強工作力量,限期整改;對發現的個別窗口單位工作人員服務不到位、服務不主動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整改要求,整改效果明顯。

緊盯重點行業,實現服務質量大提升。大力整治服務行業服務質量不高問題,切實規范教育教學行為,提出了整治辦學行為不規范、教育亂收費、師德師風不正三項重點問題,組織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結合學期末工作總結,全面開展了自查自糾,教體局包片領導和干部深入各學區、學校,對集中整治行動開展情況進行了一輪全面督查。大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加大新農合政策宣傳力度,在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宣傳新農合政策,印發新農合政策問答1.5萬份,培訓縣鄉新農合經辦機構負責人和經辦人員60人次。加強食品藥品監管,近期,該縣共出動執法人員920人次,對城區內53家扁食館、炒面館等小餐館進行了規范化整頓,檢查面粉廠、飲料廠、油坊等食品生產環節11戶、加工小作坊3戶,沒收流通環節“三無”過期食品58種792袋(瓶、盒);對縣域內2家藥品生產企業、47家零售藥店、1家藥品批發、7家醫療器械經營使用單位進行了專項檢查,沒收過期藥品51種697袋(瓶、盒),查處違法案件4起罰沒款7000元,進一步規范了藥品和醫療器械的生產和經營使用行為。

(中共清水縣委辦公室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專題會議)
強化督促問責,實現公務人員勤作為。大力整治公務人員不作為問題,針對部分公務人員干工作消極被動、畏首畏尾、推諉拖延等問題,全縣各級黨組織都組織干部職工開展了2次以上的集中學習,進一步提高了大家對不作為問題嚴重性的認識,并結合年度考核,組織開展了公務人員不作為問題自查自糾、民主評議等工作。各縣委常委結合年度考核等工作,深入18個鄉鎮和103個部門單位調研督查教育實踐活動后續整改落實工作和公務人員不作為集中整治行動進展情況,及時糾正了個別公務人員存在的“船到碼頭車到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等錯誤思想,教育引導大家持續深化學習教育,勇于擔當責任,增強履職盡責意識。

注重多方聯動,實現城鄉環境真凈美。大力整治城鄉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建立健全環境衛生保潔機制,壯大環衛工作人員隊伍,完善環衛設施,為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造了良好條件。縣直各單位繼續實行衛生責任包干、衛生保潔周評比等制度,創建干凈舒適的衛生環境逐漸成為廣大干部職工自覺遵守的行為習慣;縣委機關單位每周五開展一次衛生大檢查大評比,評比結果在縣委門口的公示牌持續公示一周;縣城內區域衛生由縣委辦牽頭,縣直各單位分片負責,每周進行一次大掃除,由縣委辦統一檢查評比;城鄉商鋪門前衛生全部實行責任包干制,靠實了責任,提高了效率。近期以來,妥善安置100名零就業人員加入環衛隊伍,組織2280人次參與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城鄉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得到了有效整治。

加大懲處力度,實現交通安全有保障。大力整治城區交通秩序混亂和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較大問題,第一時間在清水電視臺、天水廣電網、天水交警網等網站發布了此次整治內容,印發了“致廣大交通參與者的一封信”、清水縣公安局“ 關于從嚴查處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通告”等宣傳資料,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近期以來,共開展集中宣傳3次,擺放展板30塊、制作典型事故案例掛圖2套24張、印發傳單500份、發布安全提示及活動簡報20條,出動警力600人次,查處各類違法行為760起,其中現場處罰違法行為276起、超員3起、超速5起、涉牌涉證42起,確保了道路秩序暢通,切實保障了交通安全。